藝術就是情感表現,音樂是用音樂語言進行表達的。音樂和音樂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充滿情感的活動,音樂教學正是應用具有豐富情感的各種音樂為載體,引導發展學生的思維,感知音樂所表現的思想和意境,獲得情感的陶冶和培養。因此,在教學中以情感體驗為核心的教學思想應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重點。
一、“創”——創設課堂情境。激發音樂情感
情境教學的核心是“情境”,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各種生動、具體的音樂氛圍的創設,拉近音樂學習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距離,為學生的主動參與、主動發展開辟現實的途徑。因此,根據教材內容特點,運用形象化的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音樂、表現音樂的愿望,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孩子們通過情境就能真正地走進音樂。并對這首歌曲內容和情緒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二、“深”-——深化知識內涵,調動情感因素
中學音樂課標明確了音樂課具有人文性和藝術性的特點。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拓展音樂教材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首先,應在教授新課前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查找、搜集與教材相關的信息和資料,用以彌補教材中知識點的空白。其次,注重課后延伸。在深入理解音樂課的思想情感教育內涵之后,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道德意識。最后,再引領學生走進歌曲創作的背景,引導學生把音樂中鮮明的思想道德意識從思想內化為行動。因此,在教學中要挖掘音樂的思想情感因素,使學生在音樂課中的情感因素得以有效調動。
三、“升”——升華情感價值。凈化學生心靈
音樂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式,形成藝術的審美施教力,給學生以美感和啟發。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理解音樂內涵的基礎上,進入角色意境中。有時可通過表演,或對主題哼唱、發展旋律,引導學生在自己創造的音響中親身體驗與感受其形式美、內容美,進而在知識的應用、拓寬和延伸過程中延伸情感,達到創造美的目的。
四、“提”——提升情感體驗。增強育人功能
中學生的音樂欣賞是一種旨在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教育,它最終目的是發展和完善學生的人格。因此,好的音樂能讓人擁有健康的心理。音樂的審美能力是在音樂審美經驗的積累過程中逐漸獲得的。因此。感受和鑒賞是提升審美情趣的基礎,大量感受和鑒賞優秀音樂作品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欣賞音樂時通過體驗情感,就會得到審美情趣,在培養人的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情感、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總之。情感是音樂教學中的生命線,只有緊緊抓住這條主線,才能使音樂課成為學生喜愛的課。推進音樂教學情感化,這將會收到前所未有的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教育物資技術裝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