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英語的廣泛使用,它被稱為“全球語言”。雖然英語不是許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但它是目前多數國家除母語之外的第二語言的教學科目。作為英語教師,大多有如下感受:當你試圖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互動時,多數學生會犯難,一些會不知所措,一些說中文式英語(語法錯誤嚴重),其中也包括部分筆試成績優秀的學生。這些情況值得我們英語教師反思,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升學,更重要的是為能適應市場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鋪石奠基。那么,如何讓學生把英語考好、聽懂、說好呢?
一、對學生進行動機教育
了解學生的理想,講解知識無國界,各行各業都有無窮的知識空間,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每個國家都在學習英語,學習英語就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將來不懂英語至少就是“半文盲”。這說明學習英語這一學科的重要性。
二、讓學生多閱讀
提高閱讀興趣對學生學好英語至關重要。讓學生的閱讀常規化,如果學生對體育節感興趣,就先讓其閱讀與體育相關的英語報刊或英語雜志,讓學生訂閱感興趣的領域的英語雜志進行閱讀,然后再擴展到其他領域。
1 讓學生在一個月內至少讀一本英文書籍。可以是一本小說、一本雜志或一本說明書等。
2 在閱讀時,學生會遇到一些生詞不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本英漢詞典是必須的,這樣就可以在閱讀中增大學生的詞匯量。
三、培養學生看英語電影、電視節目和聽英文歌曲的興趣
要盡可能地讓學生觀看英文電影和電視節目。看電影和電視節目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但要注意的是肥皂劇、喜劇里的語言不規范,盡量選擇觀看紀實、國家地理、歷史等方面的電影電視。聽英文歌曲要先聽慢一些歌曲,這才能讓學生盡可能理解歌曲含義。
四、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一般3~4人一組為宜,每組確定1名學習帶頭人,大家互幫互助,相互激勵,共享學習心得,這樣對學生學習英語大有幫助。
五、用英語交流,鍛煉口語能力
在閱讀、聽力和詞匯量等有一定基礎后,就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了。
1 課堂英語交流
教師盡量少用漢語,讓學生大膽用英語交流。別太在意學生說得對與否,只要敢說就是好的開始。在學生敢說的基礎上教師再去進行語法、讀音、語調、單詞等的糾正。
2 激發同學之間在課余時間多用英語交流
同學之間打個招呼、約個伴、交流想法或心情等所需要的詞匯并不深,用英語交流起來是不難的,養成這種習慣,同學之間的口語能力將會得到普遍提高。
3 用英語對家人說話
不管家人能否聽得懂英語,都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對家人說。比如,叫父母吃飯,開始說的時候再加上母語解釋,父母聽多了也就知道意思了。
4 遇到外國人不要錯過機會
鼓勵學生在旅游景點、街道等場所遇到外國人時要大膽與其交流,和他們打招呼,給他們做臨時導游,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鍛煉機會。
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英語寫作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具體體現,寫作中要涉及語法、詞匯、文體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因此,寫作水平的提高,實質上就是英語水平的重要體現。
1 寫作時盡量忘掉母語的習慣,強化英語思維
要讓學生知道英語文風強調開門見山,直接提出主題。其段落按一條直線展開,往往是先陳述中心思想,而后將主題句展開,分點說明,最后總結出一個符合邏輯推理的結論句。
2 增加詞匯量
學生在寫作中最大的問題是詞匯量不足,這明顯與平時不重視詞匯積累有關。作為一名學生,僅靠精讀、泛讀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意識地擴大閱讀量。模仿好的句式結構或背誦范文也是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極好途徑。如果有二三十篇不同類型的好文章爛熟于胸,自然會對寫文章有所借鑒,就不會感到束手無策。
3 多寫,每天至少要寫一篇英語短文
很多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無法提高,還源于他們缺乏自信。由于基本功不扎實,害怕出錯,所以不敢動筆。語言必須要經常練習,如果棄置不用,記得再牢也會淡忘。平時除作業外,可以選擇自由寫作。堅持用英語記日記,寫讀后感、觀后感、摘要等,由少到多,由簡到繁。這樣日積月累,不僅可以擴大詞匯量,還能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貴州省福泉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