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英語教材為適應新世紀國際國內政治經濟飛速發展的實際需要,為適應WTO給中國帶來的各種變化,從內容到要求都比原來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這就要求從事英語教學的工作者徹底更換觀念,按照新大綱的總體要求,從素質教育出發探求更好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本人結合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經驗,談談如何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
一、突出聽說語言特點,注重課外興趣活動
英語是語言課,實踐性很強,學是為了用,要用必須學,所以不能脫離語言實踐單獨地進行教學,也不能脫離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而單獨進行興趣性試驗活動。如何將這兩者科學有效地組合起來,這是英語教學教研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課外活動是一個很好的組合切入點。
在枯燥的英語教學中不易找到合適的課外活動方式,在課程任務重的情況下,也不易找到合適的時間。在內容和時間上是這樣進行選擇的:課外活動可以是一次單詞記、寫、譯的比賽,也可以是一次英漢互譯、猜物、連句、打電話、自我介紹等專題內容,可以選擇課外活動時間。
開展英語課外活動,要以應用語言、鞏固基礎知識為目的。英語課外活動較其他的課外活動有明顯的難點,所以,開展課外活動教師要有計劃,提前公開活動內容,幫助學生精選名人名言、幽默故事,使學生參與活動有充分的準備,活動中能受到啟發、鞭策、促進,能得到鼓勵、樂趣和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活動之后確實有一定進步。事實證明,開展好英語課外活動,找到英語課改創新的突破口,把單調乏味的英語課變成情景交融的語言藝術課,達到寓教于樂、寓學于樂的效果,這樣才能使英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收獲。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實踐
英語課外活動內容很多,且活動的方法各異,但目的都是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語言實踐的綜合能力,所以活動必須緊扣英語教學大綱,不脫離書本內容范圍和學生實際。
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又有準備地參加每一次活動,教師必須提前一周告訴學生活動內容、方式和時間,有時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可以把方式立意活一些。有一次復習第一冊1~8單元內容的課外活動,在方式上說的很多,活動非常成功,在草坪上、操場上,全班圍坐成雙線圍形圈,男女各半圈,男女各選3名裁判上臺給活動者打分。學生自備了字母卡、單詞卡,有猜字母的,有拼讀單詞的,有譯句子的,有進行簡單會話的,有相互問問題的,氣氛活躍,參與積極且抓住了重點、難點。不到一小時,全班有47人次參加,且效果很好,影響很大,后來在英語教學中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普遍提高了。
在進行活動時,一定要鼓勵學生多練習,大膽練習,語言能力是在苦練中得到升華的。如我設計了—個過三關的活動:第一關是在一個紙箱子里摸出五個紙團,上面是英語譯為漢語,每一個紙團根據其難易規定分數,達到八十分者就過了此關;第二關是用英語作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第三關是抽簽改變句子,即按照竹簽上的題號去做包括所有句子變換類型的某一題或某幾題,完成這三關不得超過5分鐘,每一輪四個人,男女各二人,每過關一人就畫一個“笑臉”,每失敗一人就畫一個“哭臉”,男生和女生分開計算。第一節課還比較平穩,第二節活動時,男女生一個個爭先恐后,結果質量高、速度快,同學們反映這是個復習單詞、語法的好方法,他們樂于參與,且做過的題不易忘記。
三、不斷總結課外活動。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開展英語課外活動,不能時冷時熱,要做到經常性、連續性,使學生在學習中有緊迫感,緊迫中有盼望,盼望能實現,每兩、三周都應有一次組織得很成功的活動,每周要有一次隨堂的、隨意的不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的小型活動,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連續激勵后逐漸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所謂英語課外活動,對英語課來說那就不是上正課、上新課,不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應是大多數學生參與的群體性活動。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開展活動時,教師必須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的、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內容,太難太易效果都不會好,教師可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期、不同時段由易到難地選擇,循序漸進地開展。
在每次活動開始時,應讓有準備、準備充分的或成績優秀的同學作示范,有意地培養骨干,吸引、帶動全班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
在英語教與學的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很多,提高優秀率、及格率效果不明顯。開展課外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劑”、學生厭學的“清醒劑”,學生在充滿激勵作用的活動后,學習興趣、學習成績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實踐證明: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確實可行。
(作者單位河南省遂平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