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領域,劉強東始終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挑戰國美與蘇寧、拒用支付寶、屏蔽一淘搜索、與當當網展開價格戰……這一切都讓劉強東顯得鋒芒畢露!而正是這樣一個特立獨行者,帶領京東從2004年1月開始,創造了連續7年銷售額超過200%的創富神話。劉強東的經營管理之道(京東之道)值得深思。
用最簡單的市場邏輯做最復雜的事
電商的本質是零售,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是這樣理解零售的:低價、大量選擇、方便客戶體驗。而劉強東追求的則是,將客戶體驗做到極致,他將用戶的需求歸納為六個字:產品、價格、服務。
因此,當業內人士認為2012年將是電商行業的冬天之時,在2012年初的凜冽寒風中,京東伴隨著鋪天蓋地的明星代言廣告,強勢地出現在所有人的視線當中,大有逆勢上揚的氣魄。
劉強東的底氣到底來自哪里?筆者認為,其底氣來自其極為簡單的市場邏輯:東西保真、價格便宜、服務完善。這三樣,雖然被馬云認為“這種低價買來東西然后在網上高價賣出去的模式,是個很愚蠢的模式”,但京東商城卻將此“愚蠢模式”經營得有聲有色。劉強東親任“首席服務官”帶領團隊踏踏實實踐行此市場邏輯,最終為京東積累了優異的客戶基礎。
更為難得的是,劉強東并不擔心電商“冬天”一說,因為這個冬天會撇去一切資本游戲帶來的浮躁,重新整理,重新洗牌,會讓所有的從業者意識到需要重新回歸商業的本質:電商只是零售行業的一種形式,物美價廉服務好,才能成就“買賣”,而持續地為消費者提供價值,才能成就更大的“買賣”,傳統零售業如是,電商亦如是。冬天是相對于那些不守“規則”的商家而言的,反之,對一直恪守本分的京東而言,2012將給京東帶來更大的市場。
劉強東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主要集中在經過最后一輪融資后,其資金鏈和運營能力能否承受幾百億元的增長規模帶來的成本壓力。事實上,規模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以及競爭對手的持續圍攻,早已讓京東逐漸喪失了價格優勢,但京東能否繼續緊緊抓住新老客戶的心將是其參與市場競爭的最大籌碼。
對夢想的追求是成功的最原始動力
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往往是把最簡單的事情持續做好。由于京東頻頻采取特價的方式,對品牌廠家維護的價格進行破壞,對品牌銷售渠道進行沖擊,以致于在2007年之后,京東不斷遭受各方競爭對手的大范圍“封殺”,可以認為,來自各行各業的質疑、辱罵、排擠、排斥,一直伴隨著隨京東逐漸走向成熟。
那么,究竟是什么讓劉強東可以頂住巨大的壓力,帶領京東一路走向今天呢?按劉強東本人的說法,自己可以一路堅持,正是源自他內心最原始的那股力量—對于夢想的追求,對于成功的渴望。他自認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很簡單,那就是讓自己這一生都活得有價值,夢想經營一家很大的企業,能夠實實在在地為社會創造價值……福特汽車公司的建立者亨利福特說過:“有些人成功,是因為命中注定;但絕大多數人成功,是因為下定決心。”劉強東就是這種為了夢想,能夠真正下定決心的人。
事實上,早在創業初期,對夢想的強烈追求已在劉強東身上顯現無遺:正是對夢想的追求,1998年6月18日,劉強東拿著2萬元錢,騎著二八自行車,跑到中關村創業;正是出于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才最終支撐劉強東在創業初期忍受“前兩個月,整個公司幾乎只有我一個人,天天拿著宣傳單站在樓下發”的艱辛;正是出于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才支持劉強東頂住父母、女友對自己不理解的壓力,一路走過創業路程中的艱苦歲月。
在與當當網開展“價格戰”時,面對李國慶的叫板:“如果京東能拿到10倍于我的30億美元的融資,我將立刻對其繳械投降。”對此劉強東更是豪氣萬丈地回應:“遇到10倍于自己的對手就繳槍,絕非創業者該有的精神。相反,用3000萬干掉3個億的企業,才是創業者該有的追求和氣質!”
善于分享,才能吸引更多人一起逐夢
現在的時代,是靠團隊取勝的時代,成功的企業都是善于分享的組織。“以人為本”、“分享”、“財散人聚”這些光鮮詞匯已經成為目前很多企業家的常用詞匯,但究竟有多少企業家能擁有如此寬廣的胸懷?在巨大的利益誘惑前,能真正做到利益共享的企業家更是屈指可數。
劉強東希望經營一個偉大的企業,對社會更有價值,他不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世界,他堅信團隊的力量。如何讓自己的夢想變成團隊的夢想?劉強東的做法是,拿出70%—80%的股份送給員工,每年斥資6000萬元送中高管讀EMBA……
很多人都羨慕劉強東—為什么他能讓自己的員工加班加點,拼命干活?答案就在于,既然希望大家幫助你、支持你、對你不離不棄,那必須讓你的員工真正成為公司的創業者之一。在京東,創業者的概念被升華了,創業者并不等于加班加點干活,流血流汗,而是和劉強東一起分享信念,一起做分享財富的企業主人。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企業在人才儲備上需要“未雨綢繆”,而一個企業家更需要具備平衡“舍”與“得”的智慧與胸襟。公司如何對待員工,員工就會如何對待客戶。劉強東認為,如果每個人都像為自己做事一樣,拼命工作,創新奮斗,那竭盡心力地為客戶提供愉快的購物體驗和服務,就不會是一句空話了。
據了解,在目前京東員工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員工屬于物流配送體系,劉強東為了增加這部分最具流動性員工的歸屬感,更是大幅提高了其收入水平(以上海為例,每個配送員工的月平均工資高達4000—5000元),同時京東還為其快遞隊伍的快速擴張提供了大量的基層管理職位。
筆者認為,以京東為鑒,劉強東的經驗或許可以讓步入“冬天”的眾多電商找到過冬的稻草。但2012年的京東能否延續其傳奇般的高增長,將是所有電商和傳統零售業共同關注的焦點。
(本文由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獨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