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本土新興行業之一的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業,近年來得到了國家的多項政策扶植和資金支持,整個知識產權行業的走勢大好。然而,在知識產權的國際化競爭中,我國無論在專利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此外,專業代理人奇缺、行業惡性競爭等問題層出不窮……中國企業在知識產權風險防范和創新能力上應注意哪些問題?未來中國知識產權的前景如何?有志成為知識產權代理人的莘莘學子們該如何應對“成長的煩惱”?
針對以上問題,本刊特邀請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康信”)執行合伙人余剛現身說法,全面揭開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神秘面紗。
代理行業更需要優勝略汰
《創新時代》:在1995年回國之前,你曾先后在德國和美國從事知識產權代理工作,請問這兩個國家的知識產權代理工作的運行方式與國內有哪些不同?
余剛:在實體工作性質上,德國、美國的知識產權代理律師與國內相似。但由于律師、醫生及會計師等職業都屬于與人打交道的職業且必須具備普羅大眾所不具備專業知識的獨特能力,因此,為了避免此類專業人士利用專業知識為一己之利而對委托人帶來利益損害,國外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對律師的職業操守和道德素質均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比如,在美國,委托人支付律師費不是直接交給相關的代理律師,而是按照事先約定的收費標準,先將律師費存入一個信托銀行賬戶,待律師對案件進行處理后,委托人再按照約定的收費方式,將相應款項從信托銀行轉入事務所賬戶。如果代理律師違反此項操作規程,委托人則可以據此向相關部門提出法律訴訟。我認為,國外的此種律師費支付方式,是對委托人利益的一種有效保護,同時也清晰地體現出律師和委托人之間的一種契約關系。
《創新時代》:眾所周知,知識產權代理人隊伍的發展要明顯滯后于專利申請數量的增長,請結合工作實際談談對這種變化的感受最深之處?
余剛: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資源的高效配置,而此種配置的形成來自于市場的公平競爭。但要實現公平競爭必須要制造過剩,由此可認為,沒有過剩將很難形成公平的競爭格局。在知識產權代理人才方面,我國擁有超過7000余人的執業人員,此人數相對于每年超過20%的專利申請量而言,還遠遠沒有達到過剩的局面,因此也將難以形成代理行業優勝略汰的競爭格局。此種格局必將很難給客戶帶來優質服務,更不利于知識產權代理人才專業能力的提高。
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在過去十年間發展較快,應有的優勝略汰的競爭格局還未最終形成,但隨著國家愈來愈多的政策支持及企業對知識產權代理行業觀念的轉變,相信有利干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發展的格局也將很快實現。
《創新時代》:你如何看待目前國內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時普遍存在的技術創新不足和盲目殺價現象?康信又是如何突破的?
余剛:中國只用了二十余年時間就快速走過了資本主義幾百年的發展歷程,這個過程是浮躁的。我們通過研究三星發展的案例得出,三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是簡單地通過降價策略切入市場和參與競爭,相反,三星卻是在反復強調自己的技術優勢。與三星的做法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國內很多企業僅僅依靠盲目殺價和過分強調營銷模式來博取客戶,加之此類企業普遍缺少創新的動力和實力,預計在不遠的將來,此類企業將會很快褪去表面的光鮮而最終失去持續發展的驅動力。
由此我認為,一個企業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首先需要著重考慮的是如何成功突破中國便宜勞動力價值體現的思維模式,進而明晰長期的戰略發展目標,再將目標分解為若干可操作的規則與要求,最終在工作實踐中持之以恒地執行下去。相反,那些只以利益為導向的企業終將會被市場淘汰。我同時希望相關政府部門能夠協助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盡快建立一套可以確保該行業優勝略汰的“游戲”規則,讓一些優秀的事務所能夠迅速成長起來并持續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康信的具體做法是,在強調打造“正規軍”概念的前提下,也力爭突出康信自身的特色:首先,在“專業為本,客戶為先”發展理念的指導下,老老實實做人,辛辛苦苦做事,力爭為顧客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進而理直氣壯地要求客戶付出與康信代理服務水平相匹配的費用。其次,為了避免“同質化”競爭,我們還一直在結合中國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現狀和市場趨勢的基礎上,參照國外同行的先進管理經驗,不斷優化、調整自身的組織架構、流程控制及案件質量,最終形成一個適合康信定位與發展的管理體系。
朝陽產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創新時代》:目前知識產權代理工作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如何?
余剛:在國家“十二五”戰略規劃中,有三個戰略與知識產權和創新有關,尤其國家把如何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作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勢必給我國專利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要求2015年我國專業代理人才數量達到1萬人,但目前這個數字只有7000人左右,由此可見,目前國內專利代理人才缺口很大,未來市場非常巨大。
此外,據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年專利申請量為122.2萬件,授權量為81.5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也逐年受到中國企業的重視,年申請量不斷上升,2010年我國國際專利申請量接近1.3萬件,已超過韓國位列排行榜第四位。在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大幅增長的背后,是我國專利事業蓬勃發展的體現,也是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及知識產權意識提升的必然選擇。
《創新時代》:知識產權代理人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群體,并不為廣大想從事該職業的莘莘學子們所熟悉,你認為立志加入知識產權代理這個朝陽產業的人才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余剛:我認為,作為一名優秀的知識產權代理人,必須具備的素質可分為能力、特質兩個方面:
第一,在能力方面,由于知識產權領域需要廣泛接觸一些高科技和高技術的項目,因此要求從事知識產權代理工作的人才必須具備與知識產權代理領域相符的理工科專業背景,尤其要具備快速自學的能力;在語言能力方面,也要求從事知識產權代理工作的人才具備熟練駕馭中文和至少一門外語的能力;對需要廣泛接觸國外客戶的涉外代理人而言,在熟練掌握中、英文的基礎上,最好還要具備德文、日語或韓語等第二外語的能力。第二,在特質方面,知識產權代理行業需要代理人擁有廣博的知識,較快的認知新事物、新知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比如在美國,大家普遍認為最適合從事專利代理人的人選應該是同時具有物理學專業背景和教師從業經歷的人。通常情況下,由于物理專業人才基礎知識扎實且邏輯思維良好,所以具備快速學習其他知識的能力;而具有教師從業經歷的人才,通常積累了善于運用通俗、簡潔語言闡述、解釋高深問題的經驗,因此便于在執業過程中,快速說服客戶、法官、專利審查員理解并接受代理人的意見。
下面我就個人的親身感受和工作實踐談一下“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問題,僅供想從事專利代理人的莘莘學子們參考、借鑒:
我在各個大學開展專業講座時發現,目前大學生的擇業觀普遍呈以下分布格局:國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國企——外企——民營企業。在任何一個國家和社會,大學生都應是社會上最富激情與創意的人群,但大學生如果將擇業的目光限定在政府機關、國企、事業單位等相對穩定的單位,不僅無助于個人工作能力的提高,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極為不利。目前,國家在政策上大力支持中小型民營企業的發展,這也為民營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契機。我認為,最具活力的大學生群體要與時俱進,清楚認識到目前中小型民營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此外,由于此類中小企業更加強調創新,因此我建議學子們不妨改變一下以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陳舊思路,多去從事帶有挑戰性的工作。
此外,學子們在選擇行業時也要結合個人興趣,要認真分析所選行業是否為朝陽產業且是否適合自身的發展,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知識產權代理工作為例,由于這個專業枯燥晦澀且專業性強,因此只有發自內心地喜歡這個專業,才能忍受職業生涯過程中的各種寂寞與困難,進而樹立長遠的發展目標并堅持走下去。在樹立了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后,學子們在求職前更要對應聘公司做出全面的考察與分析,力爭找到適合自身發展和目標追求的企業。當然,在這里,調查研究的方法很重要,它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認知前瞻性,更能培養一個人良好的思維方式。
《創新時代》:康信作為一批由經驗豐富的律師、專利代理人及專業技術人員打造的精英團隊,在人力資源和團隊建設方面有哪些“創新之道”?
余剛:在人力資源方面,康信需要應聘者同時具備法律、外語、技術三種不可或缺的必備素質。在人才選拔上,除了公開招聘之外,同時推行“內部舉薦”制度,鼓勵內部人員根據公司崗位要求推薦合適的人才,推薦成功后給予推薦人適當的獎勵。我們希望應征者在入職前對公司的制度、流程及企業文化有一個合理的認知和評價,以便入職后找準定位并快速融人到團隊建設中來。
在團隊建設方面,我們強調善待并培養自己的員工,努力為員工提供發展的平臺,公司將人才培訓業務外包給市場上的專業人才培訓機構,然后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和人才培養戰略對培訓機構提出師資配備和課程設置等各項要求,最后根據專業培訓機構做出的人才考核結果,及時修正、更新公司現行的人才培養戰略。在人員管理上,我認為還是要強調制度,傳統觀念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制度管理下,我們強調“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力爭通過制度和企業文化,打造讓壞人無法做壞事的環境。此外,康信還樹立了“大小不重要,規范最重要”的發展目標,力爭在世界知識產權代理行業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行業需要企業家,更需要規范
《創新時代》:據了解,康信的客戶群體主要集中在大型企業集團,目前康信的客戶定位是否也涵蓋中小型企業客戶?作為代理行業的管理者都應該充當哪些角色?
余剛:目前,康信的國內客戶仍然主要集中于大型企業集團,這是由兩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第一,從中國專利發展的歷史角度分析,早期國內只有諸如海爾、華為、中興等大型企業集團才會有發明專利提交,因此康信的業務也只能局限于大型企業客戶,第二,一個企業要持續運轉支撐并發展壯大,首先要實現盈利。康信的價值觀是滿足客戶需要,善待、培養員工并讓股東得到應有的回報。何況一個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壯大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實現盈利是無可厚非的。誠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環境的日益友善,中小型企業必將成為中國自主創新的主力軍。為此,康信也將逐步擴大對重視知識產權的中小型企業客戶的代理服務范圍,我們遠期的發展目標是使中小型企業客戶的比例達到總客戶量的60%。
以前常有人把代理行業的管理者劃分為三種角色:專利律師、商人和企業家。我認為代理行業更需要的還是企業家,即既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也要善于市場經營和團隊管理。
《創新時代》:據了解,康信早于2009年4月就正式通過了英國國家質量保證有限公司(NQA)IS0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全面審核。請問康信當時是在何種背景下引入IS0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這對提高康信的知識產權服務水平有哪些幫助?
余剛:成立之初,康信一直延續著代理行業“傳幫帶、師傅帶徒弟”這一傳統管理方式。但隨著客戶的增多,整個公司的來案數量和業務規模也在顯著增長和擴大。這時候我們認識到,傳統“學徒制”管理模式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當前代理行業的業務發展和質量要求。此外,越來越多的客戶除對事務所提出嚴格的實體質量要求外,也開始對流程管理落實于供應商質量體系方面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由此,康信于2009年4月正式通過了英國國家質量保證有限公司(NQA)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全面審核。
此外,隨著康信代理業務的不斷做大做強,我們發現公司一大批優秀的客戶都已成為了ISO9000體系的認證機構。這些卓越的品牌客戶,用行動證明了管理體系可以做得更加規范。我們在與客戶溝通和學習過程中也意識到,康信要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就必須跟上客戶的創新發展步伐。為此,康信針對當前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現狀和自身面臨的問題,希望通過一個平臺來確定公司每一個崗位角色所要承擔的工作內容、質量要求及所能支配的資源,最終使之可按照既定要求和標準,對所授予獲得支配、使用權的資源配置方式進行選擇并承擔相應決策的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康信現行的過程內審制度,就是在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的基礎上,根據代理行業特點形成的一套內部流程和案件實體內容的自我監控機制。我們使用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目的:一是讓為了讓業內同行們知道康信是一個規范且有質量保證的事務所;二是通過實施ISO9000標準,讓員工了解規范操作的重要性,并對業務規律進行標準化操作,最終實現業務結果的一致性。
代理行業迎來歷史發展新機遇
《創新時代》:知識產權業務的比重為何在目前的企業海外并購案件中顯得愈加重要? 余剛:知識產權正日益成為跨國并購的核心目標,相關交易在跨國并購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究其原因,可概括為三個方面:首先,隨著WTO框架中TRIPS協議和其他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公約的建立,各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更加強化;其次,隨著知識和信息經濟的興起,技術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品牌知識將對企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這直接推動了以知識產權為導向的并購案件在全球的興起;再次,知識產權已經成為變現、融資和投資的一種財產權,知識產權的使用對于商業目標的實現更加具有戰略意義。企業通過出讓一部分對自己來說價值不大的知識產權,可以獲得大筆現金收入,從而盤活資產。
在康信成功代理過的“海爾并購三洋洗衣機白色家電業務”案件中,由于海爾也將三洋白色家電的相關專利技術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因此康信經過遠赴日本的凈值調查后發現,從三洋即將出售給海爾的一萬多項專利中,只有三十多項屬于在中國有效的發明專利。最終,海爾公司在康信的業務指導和幫助下,將原本高達千萬的專利費用降低至幾百萬元。
《創新時代》:今年是你出任康信執行合伙人的第十個年頭,同時也是我國加入WTO的第十年,你怎樣看待中國十年間知識產權代理行業走過的風雨歷程?
余剛:入世十年,中國專利代理行業迎來了歷史發展的新機遇。
首先,從大環境來看,知識產權在媒體宣傳、執法環境上,都較中國入世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唯一遺憾的是,目前國內對知識產權施加的行政權力過大,這與中國加入WTO所作的承諾是相悖的:當初是為了加強知識產權司法監督的力度,才會增加專利復審、申請專利無效案件必須通過法院等條款,但目前各地專利管理機關的權力卻額外增加了以上條款。
其次,從政府關注力度方面,我國政府在人世后確實把知識產權看成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必要力量,這對推動中國向創新型社會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再次,人世后中國經濟迅速向市場經濟轉型。計劃經濟時期,國企內部出現問題可以動用公權力介入處理,但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時期,眾多私營、民營企業不具備運用公權力處理公司管理問題的條件,所以此類企業將面臨諸多管理難題。此外,中國的《民法》對被侵權人的舉證責任要求過高,這往往會加大被侵權人的維權難度。由此可看出,知識產權案件存在的舉證難、執法難問題,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環境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如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環境中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那相關知識產權問題也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