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大事件”當屬土豆、優酷兩大視頻網站的版權博弈,土豆還喊出了要優酷為盜播《康熙來了》付出1.5億元的高價索償。十年來,當門戶網站經過激烈廝殺,只剩下新浪、搜狐、騰訊、網易等為數不多的種子選手后,如雨后春筍般冒起的各種視頻網站,也在進行醞釀“洗牌”。之前還是一個戰壕里的土豆和優酷,現在已勢成水火,說到底還是利益作怪。說起來,這個“視界”發生的問題,跟養成在網上看影視劇習慣的你我不無關系,舉個例子,去年廣電總局一紙禁令一度讓看慣美劇的人找不到地方,這可把大家弄得心慌慌。所以說,多知道點這個“視”界在發生什么,哪家視頻網站能提供靠譜的娛樂,還是有必要的。
《康熙來了》引爆第二次版權戰
“最近看《康熙來了》實在太費勁了!”在中關村上班的張小姐從2008年開始愛上《康熙來了》,一周五天、每期45分鐘的這檔臺灣綜藝節目被她視為最放松的休閑方式。只是進入到2011年12月,張小姐開始為看《康熙來了》發愁,“我以前固定在PPTV看,有時間就當天在線看,太忙就存著幾集一起看。可是最近PPTV的《康熙來了》只更新到2011年11月底。”
張小姐說月初看過報道,知道土豆網買斷了2012年一整年《康熙來了》的大陸網絡獨播權,她并沒有覺得這件事會影響到她的收看習慣,她說:“我以為跟以前一樣,它有它買,我有我看。前段時間不也說盜版美劇一概沒得看,可我照樣在常去的視頻網站上看更新啊。”聽到記者建議她去土豆在線看這個至愛的節目,張小姐搖頭:“我去了土豆,打開頁面半天說沒法連接,本來10點半這個播出時間就比之前慢半小時,總是連接不上,更影響我的心情。后來干脆不當天看了,正好趁這個時間做點別的。”
記者身邊有不少如張小姐這般愛看《康熙來了》的朋友或同學,這檔節目第一天被介紹到大陸就是以網絡視頻出現,從最早依靠BT下載,到現在遍布各大視頻網站,不論是錄播還是實時觀看,每期節目幾乎都是娛樂類視頻的收視冠軍。《康熙來了》在華人地區的巨大影響力已不需贅述,只是多年來沒有一家網站直視盜版問題,直到土豆花費巨資買下大陸獨播權,這件網友們早就習慣的事情才變成合法,只是伴隨“康熙來了”而來的是視頻網站的再一次版權大戰。
土豆網在2011年12月16日舉行維權發布會,率先向業界老大優酷網“開炮”,土豆網副總裁杜現朝形容優酷在土豆買下《康熙來了》大陸獨播權后,仍在自家網站掛出節目視頻的行為是“蓄意盜播”,土豆將聯合臺灣的中天電視臺向優酷提出1.5億的侵權賠償,還要向相關部門舉報,提出吊銷優酷資質等要求。很快反擊就來了,優酷告知天下,將就百部長期被土豆網盜播的,包括《老男孩》《強心臟》在內的熱播影視劇、綜藝節目及網站原創內容,在北京、上海兩地對土豆提起訴訟。根據版權市場售賣價格,優酷向土豆索賠的金額累計過億,并保留追究相關責任人刑事責任的權利。
第一次版權戰土豆優酷曾是同盟
有調查顯示,專業視頻網站的敗訴率極高,占到90%以上。他們往往都以“避風港原則”作為其抗辯理由,但在現有的經營模式下,視頻網站網頁人工編輯痕跡明顯,不能滿足免責條件。據透露,侵權成本較低是視頻網站侵權不止的又一重要原因,大多數案件賠償數額只有1萬元至5萬元,與天價版權相比顯得非常低。
因而每次視頻網站因版權問題“大打出手”的時候,外界都覺得問題不好解決,土豆和優酷這次糾紛,被業界形容為中國視頻網站的第二次版權戰。第一次“戰爭”發生在2009年,當時剛介入視頻業務的搜狐在張朝陽的帶領下,聯同優朋普樂、激動網等公司創建“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盟”,宣布向優酷網、土豆網、迅雷等涉嫌盜版的網站發起訴訟。其中僅優酷網一家,所遭索賠金額就高達5000萬到1億元人民幣,一時間“反盜版聯盟”在北京海淀法院就立案上百宗,為了應戰,優酷和土豆跨越競爭關系宣布共同打造“網絡視頻聯播模式”,共享各自的獨播劇資源。
張朝陽后來回憶起當年這場戰斗時也常常很自得,“我覺得中國的影視劇從業者都該感謝我。當年我們撕破臉皮打擊盜版,網絡視頻版權價格從那時候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到現在的連年翻番,從一集幾千到幾十萬、上百萬,創作者和從業者都有錢了,行業的良性循環也初步開始了。”2009年的版權戰爭,導致影視劇價格大漲,同時對國內影視劇的規模商業化盜版業基本絕跡。因為這些作品的版權方就在國內,版權方和播出方維護自己的權益非常方便。同時,一些視頻網站當時面臨上市,必須要以守法姿態出現以減少上市阻礙。三年之后版權戰爭再次爆發,其原因在于大家開始面臨不一樣的環境和要求。
花錢買版權是為了掙回更多錢
根據易觀國際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11年6月底,視頻網站的第一陣營包括優酷、土豆、搜狐視頻,優酷遙遙領先;第二陣營為迅雷看看、PPS、PPTV等客戶端網站,奇藝、樂視、騰訊視頻等異軍突起,其它酷6、56、優米等為第三陣營。伴隨視頻網站成長的是網友正在養成的網上看影視劇的習慣。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電視劇總產量超過14600集,其中僅有20%能夠進入“黃金檔”播出。但互聯網視頻服務的迅速崛起,打破了“打開電視看電視劇”的單一格局,豐富了電視劇的受眾構成。有專家直言:“未來,我們的主流受眾群正是現在網上看劇的這群人,這種網上收看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習慣,大多數人不再守著電視機等看兩集三集連播劇的時代,或許比我們預料的要更早到來。”為了留住這些網友,不論哪個陣營的視頻網站,首先要做好盡可能燒錢的心理準備,“視頻行業確實是拼資金的行業,今后只有一些大頭兒玩,一些小的就玩不起了。”張朝陽早前這樣預測視頻網站的前景,他同時估計國內視頻行業未來可能僅存5家。
雖然視頻網站現實的情況仍是虧損連連。但優酷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優酷網凈虧損4750萬元;土豆三季度凈虧損達5560萬元;而酷6同期凈虧損更是達到8200萬元。不過,視頻網站購買影視作品的網絡版權可都是豪客。樂視網之前公布第三季報中支出的3.84億元費用中80%主要用于版權購買、投拍影視劇。從披露的信息看,該公司已購買到2013年的熱播劇,如此大手筆,堪稱視頻網站中第一家,樂視網也建立起國內最大的網絡版權影視庫。有資深證券分析師認為,在目前版權競爭相對激烈的情況下,樂視網投資放在戰略資源采購方面,其投資版權是為了日后的“儲錢”行為。
視頻網站這兩年花大錢解決版權問題,是把其當做拉開行業差距、進行差異化競爭的一大利器。畢竟當下不論帶寬、服務器以及技術都不是視頻網站的核心競爭力了,版權才是這類網站的主要成本和核心競爭力,圍繞熱門影視劇打造的內容資源,可以幫視頻網站帶來穩定的流量和廣告客戶。資深網絡廣告銷售人員解先生表示,廣告商們確實很看重視頻網站播出內容是否合法,“一個視頻網站如果正版影視劇儲備不大,廣告商對它是沒有信心的。因為沒有一個商家愿意在盜版的內容上投放廣告,他們都怕受到版權官司的牽連,雖然有些視頻網站的廣告報價有優勢,但廣告商會考量與其合作對自己品牌形象會否帶來負面影響。”
視頻網站下一步將比拼自制節目
和刷微博、逛淘寶一樣,幾億網友每天在網上固定收看各種娛樂視頻,他們中間很大一部分沒有對哪個視頻網站始終保持高度忠誠。上文提到的張小姐表示,每當想看電視劇或者電影的時候,搜索引擎是首要的,“我用劇名去搜索觀看地址,一般都是點開排第一位的視頻地址,或許是優酷也有可能是土豆”。王先生的態度更明確:“我這種懶人,不會特別到某網站上找,百度一搜就好了,想看的都能看到,經常瀏覽的網站是樂視網和奇藝網,現在不常去土豆和優酷,他們片源相對少了。”
這種網友習慣引發另一個問題的思考:在當今視頻網站“千人一面”的情況下,各家該如何進一步在觀眾心中明確自己的品牌形象?僅靠購買正版版權看來遠遠不夠,而且有消息稱,在大環境未明的情況下,明年廣告商們或會縮小投放,缺少資金支持的視頻網站們走上傳統電視臺發展的道路,開始上更省錢更少麻煩的自制節目了。搜狐視頻工作人員就認為這是大勢所趨:“視頻網站今后的走向必然是自制節目,因為最后大家都會明白,不值得花那么大的價錢去購買版權。目前不過是等大家達成共識,相信不久就是拼自制力量的時候了。”
據悉,新一年搜狐有意打造5部電視劇,另外與中影集團合作的“7電影”計劃也受到內部重視,這個由劉燁、吳秀波、黃渤、黃磊、李光潔、王學兵、張默7位國內男星打造的電影計劃,最終將呈現7部時長起碼超過30分鐘的電影短片。而背靠百度這棵大樹的“愛奇藝”(改名前為奇藝網),近日在北京宣布,2012年投入了2億元進行自制節目,這12檔貫穿全年的自制內容,包括“城市映像”系列微電影、賀歲檔網絡情景劇《奇異家庭》、全新綜藝節目《浪漫滿車》及《美人心計》等,均涵蓋了網絡劇、微電影、綜藝節目等一系列類型。事實上2011年奇藝自制節目的效果不錯,跨海請來臺灣新生代藝人陳漢典主持的《愛夠了沒》已進入第二季,此外,前飛輪海成員辰亦儒首個主持工作——《健康相對論》,都為它帶來了不少流量與話題。
土豆網也在原創內容上發力,新一年除了繼續以土豆印象節為核心,推出面向獨立導演工作室的《野生映像》、北影等專業院校的《學院派2.0》等。近期啟動的自制網絡綜藝節目《哈林哈時尚》,以及全新偶像劇《愛啊哎呀,我愿意》,都因為諸如庾澄慶、陳怡蓉、郭品超等藝人的加盟而受到關注。
(據《信息時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