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里面成千上萬張照片,都有各種各樣的偏色需要一張一張地調整,這相信是多數攝友最頭疼的事情了:辛苦拍攝回來的照片不做整理很對不起拍攝時候的艱辛,要細致調整卻是一個超級大工程,需要十倍于拍攝的時間和精力。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從拍攝前期就控制好色彩。
? 為什么會發生色彩偏差?
不同光源或者同一光源自身條件發生變化,發出的光線的顏色成分是不同的,在專業術語里面使用“色溫”表示,低色溫光源的紅輻射相對說要多些,通常稱為“暖光”;高色溫藍輻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稱為“冷光”;色溫直接影響物體的顯示色彩。我們的眼睛在不同色溫下,能夠極快找到諸如白紙、皮膚色彩等參照物,在大腦里面把眼前的景物“校色”還原為正常的色彩,這是大腦非常高級別而且準確的“自動白平衡”功能,而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功能不夠精準的時候就發生了色彩偏差。
? 怎樣還原正確色彩?
攝影師想要嚴謹地使用膠片拍攝,需攜帶色溫表并輔以一系列校正色彩的濾色鏡片,才能得到一張色彩還原精準的反轉片。數碼相機則能夠通過機內的白平衡模式的轉換取得色彩還原相對正確的照片。一些自動白平衡做得比較好的機器諸如賓得K系列,使用自動白平衡即可獲得良好的色彩還原,大部分相機則按實際光源情況把白平衡設定為日光、有陽光的陰影下、陰天、白熾燈、日光燈、閃光燈等模式,以此來做到相對正確的色彩還原。
如果上述不能正確還原色彩,可以通過手動設定色溫并通過實拍看偏色情況進行微調。在光源比較復雜的情況下,使用相機的自定義白平衡功能可以比較快捷地得到正確的色彩還原:在被攝體位置放置一個不帶任何色彩的消色物品充滿畫面拍攝起來(這類物品可以是專業用于攝影的灰卡、白平衡鏡蓋、白散光罩、帶中灰面的反光板、灰方塊Spyder CUBE或者比色卡里的中灰色塊等,也可以選用白色A4紙張替代),然后按相機MENU按鈕進入菜單欄,選擇“自定義白平衡”并按SET鍵,選擇相機里面存儲的畫面作為基準色,依相機提示把白平衡模式改為“手動”就OK,接下來在同一光源條件下拍攝的東西都能夠如實地還原色彩。前期的這些操作雖然比放在自動白平衡任由相機決定費時,但想想省下來后期圖片處理的時間絕對是值得的,好的后期制作需要同樣優秀的前期拍攝作為支持。
? 錯誤還原制造意外精彩
了解如何得到色彩還原正確的照片以后,絕不是拘泥地每張正確還原色彩,有時候我們可以給相機一個故意錯誤的信號,以便得到比正確還原色彩更有表現力的色彩,形成獨特的色彩語言,把相機色溫設定得比拍攝現場色溫的高,得到偏暖色調的畫面;比現場色溫低則得到偏冷色調的照片,例如拍攝黃昏時用藍天作為手動白平衡基準點,可以把淡黃色的天空夸張成色彩濃郁的金黃色;拍攝日落之后的夜色,如果把相機色溫設定在2500K左右,照片所呈現出醉人的湖藍色比自動白平衡所出現的土褐色更為迷人;雨天的淡藍色是把白平衡設定在白熾燈狀態得來的效果;日光下拍攝花卉,把白平衡設定為白熾燈則能把白色花朵拍出藍色妖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