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全聚德吃完烤鴨后,餐桌上的鴨骨頭和食物殘渣被運走經過一番加工變成了有機飼料,繼續用于喂養鴨子,這些鴨子會成為烤鴨再一次擺上餐桌。這“一番加工”是采用某種獨特的高溫微生物處理技術使食物中的動物蛋白變性,轉化成活性微生物菌群,從而實現對餐廚垃圾的徹底無害化處理,并最終實現了資源循環再利用。
微生物循環回收優勢明顯
當前,“餐廚垃圾回收問題”已從一個行業問題上升為社會問題,為環保人士和政府部門所關注。伴隨著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餐廚垃圾數量已呈明顯上升的趨勢,餐廚垃圾多油脂、高脂肪、高蛋白,易腐爛變質,處理和監管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給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此外,餐廚垃圾若不經過任何處理就拿去喂豬,又會給衛生防疫和食品安全造成巨大隱患。
據專家介紹,以往垃圾回收多采用填埋和焚燒兩種方式。填埋簡便易行,適合城市規劃面積不大的中小城市,但此種方式會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并且由于垃圾處理周期長容易導致垃圾滲濾液和揮發氣體污染地下水、空氣,甚至導致土壤沙化。焚燒處理可將垃圾減少約90%,但一次性投入大、運行成本高、可回收資源浪費,大氣污染也較為嚴重。除填埋和焚燒方式外,堆肥也成了近年來我國城市垃圾處理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式,但由于堆肥分離技術復雜導致成本過高,因此也不適宜在大中城市推廣使用。
據了解,北京市首座餐廚垃圾資源化集中處理站早在2005年就在海淀區上地街道投入運行,轄區內27家餐廳每天產生的3噸多泔水被集中收運到處理站進行微生物資源化再生處理,這里便成為了國內首個實現無泔水外流的街道。為上地街道提供技術設備的是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博文”,嘉博文自2001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城市有機廢棄物的治理,同時實現了資源循環再利用。
嘉博文企劃部主任梅耀武告訴記者,BGB技術的原理是從土壤中選取新陳代謝活力很強的天然復合微生物菌種,通過開放式的高溫氧菌,以餐廚垃圾、過期食品等有機廢棄物作為培養基,在60—80攝氏度的高溫下進行6—8小時的發酵,產出高活菌、高蛋白、高能量的固體再生資源——活性微生物菌群。用微生物處理的餐廚垃圾具有以下優勢:一是處理徹底、安全性好、無臭味異味、無二次污染;二是處理后的垃圾總量可減少90%,降低了運輸成本;三是處理后的殘留物可以制成有機肥料,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此外,由于微生物技術解決了填埋、焚燒、生物減量等傳統方法帶來的二次污染問題,且其再生產品的高品質及高附加值又平抑了部分運行費用。可以說,用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可有效減輕政府環境治理的負擔。
生態農業為循環經濟增色
循環經濟的本質就是生態經濟。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
據北京市政市容委設施處副處長魏攀明介紹,目前北京每天產生垃圾1.8萬噸,并且按照每年8%的速度還在增長,預計到2015年,年產生垃圾總量將達到近1200萬噸。如果不采取措施,北京的垃圾危機很快就會出現。據有關機構測算,我國有機垃圾處理的潛在市場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并可帶動生物工程、機械制造、有機肥料等多項產業,間接產出至少達500億至600億元。
在北京郊區的一些有機食品基地中,種植的蘋果、草莓、葡萄、櫻桃、鮮桃和養殖的肉雞等20多種農作物在使用了BGB生物肥料和生物飼料后,均體現出了獨特的抗病能力和增產效力。梅耀武表示,BGB活性微生物菌群經過深加工制成的高能微生物菌劑和生物蛋白飼料非常適用于生態養殖業和種植業。它可以刺激畜禽的器官發育,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部分或全部替代抗生素,降低畜禽糞便中殘留抗生素、重金屬元素對土壤的污染,通過對畜禽糞便的有效處理,可成為優質有機肥還田,避免集約化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直排帶來的面源污染、水系污染問題。此外,BGB技術在種植業也可以明顯改善果實、肉品品質,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節能減排的趨勢是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微生物技術處理餐廚垃圾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僅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其自身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可觀的經濟效益。據了解,北京市已把BGB技術列入節能節水減排重點推廣技術,并已在城市餐廚垃圾的規模集中處理中廣泛應用,這可以有效改變垃圾處理由政府包辦的現狀,實現“有限資源、無限循環”的目標。
推廣應用步伐亟需跟進
目前,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已成為一項利國利民、改善人民生活環境的頭等大事,雖然前景良好,但由于其技術涉及到服務業、制造業和農業等多個領域,在推廣應用方面仍存在一定難度。
宜興國豪生物環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豪環保”)是一家以研制、開發有機垃圾高速發酵生物菌群技術和設備的企業。該公司生產的“宜豪”牌高速發酵有機垃圾處理機,已通過了北京市環衛科研所的檢測、跟蹤,并于2003年6月進入北京市場。目前,人民大會堂、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國防大學等單位都已經引進了該產品和設備。
國豪環保之所以在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的推廣和應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是因為他們以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使有機垃圾變成真正意義上的無毒、無害的有機肥料和飼料,可促進廢物再生利用,符合國家倡導的節約型、循環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
國豪環保董事長何志泉告訴記者,餐廚垃圾中的主要成分是糧食、蔬菜、油類、肉骨等,富含蛋白質、無機鹽以及微量元素,是名副其實的“寶貝”。目前社會上“垃圾豬”、“地溝油”現象難以杜絕,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如果將這些垃圾合理利用,完全可以做到“變廢為寶”。
“雖然國豪有機垃圾處理設備和技術得到了政府和用戶的好評,但若想大量推廣還需政府盡快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加以扶植。最近,節能環保專業投資機構、科研院所、設備供應商、政府策研部門在對國豪環保進行充分調研和論證后共同推出了‘TMC模式’(垃圾合同管理),即選擇優秀的產品供應商和服務商,銀行或基金提供資金,財政提供諸如補貼、稅收優惠等各種政策支持,用戶只需投入少量資金或基本不出資金即可獲得生物有機垃圾處理設備,然后以垃圾處理費和財政補貼分期支付設備款和服務費。這種理念可成為一種切實可行的商業平臺和模式,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世界上最先進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為北京市提前十年實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探索出一條新路。”何志泉語氣中帶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