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呢?
一、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要想讓學生主動預習,自覺學習,提高預習的效率,就要交給學生預習的方法:(1)先通讀課文,要求學生把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圈出來。(2)利用工具書,查字典或詞典,注上字音,寫下詞義。(3)結合課后練習,對于那些關鍵的字詞、語句或段落進行圈畫和批注等。(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更實用)。(4)反復朗讀課文,標注不理解的地方。通過課前預習,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了解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知道該學什么,為學生學好新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傾聽其他學生的交流,在聽的同時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真正做到傾聽、思考、交流的統一,這樣更能保證學習的效果。(1)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解。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認真聽課,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親切恰當的教態、和藹熱情的贊語去吸引他們。(2)認真傾聽其他學生的交流發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為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觀點,闡明自己的看法,提供更多的機會。同時也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會通過傾聽、思考、交流來提高自己。
三、培養學生動口表達的習慣
學語文就要善于表達。動口就是大膽表達的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只有能動腦想、動口問、動嘴交流,才會有進步。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動口說的訓練,為學生多創設表達的空間和時間,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勇于交流,同時注意表達準確,語句流暢,聲音響亮,語速恰當等等。
四、培養學生認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和作業的習慣。因為要使小學生真正掌握語文知識,必須做一定的練習題和作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就是要引導學生認真、獨立完成作業,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書寫要認真、工整,寫完后要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并能找出錯誤的原因,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習。
總之,“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小學階段是學習的春天,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只要老師播下“學習方法”的優良種子,定能開出“良好習慣”的美麗花朵,收獲“教學成績”的豐碩果實。
(作者單位 江蘇省響水縣大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