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思想: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從“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創新素質;優化課堂提問”三個方面闡述了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重要性。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是我們多年來所遵循的一條教學原則,也是公認的教學總原則。那么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呢?筆者根據實踐第一的觀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實施。
一、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地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強化學生的主體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新要求。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角”意識呢?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教學案例:一位教師執教《海底世界》一課時,在執教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景色奇異”一詞時,將“奇”字寫錯了,上面的“大”字最后一筆應該寫成“點”,這位教師寫成了“捺”。一節課下來,這位教師始終沒有發現,學生也無一人提出,課后,還是聽課的人給這位老師提了出來。
另一位老師執教《歡樂的潑水節》一課時,同樣也寫錯了一個字,將“不肯離去”的“離”字的倒數第二筆寫成了兩筆,結果有一位學生當即給教師指出來了。這位老師馬上更正過來,并且表揚了這位同學,又結合此事對全班同學進行了“寫字要格外細心”的教育。聽完課后,聽課者很贊賞這位教師的教學機智和謙虛態度。盡管教師寫錯字是不應該的,但課堂上教師能正確處理自身的錯誤,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從而將這一過失巧妙地轉化成一個“美麗的錯誤”。
顯然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前一位教師對學生很是嚴厲,課堂上風格也是以講授為主,教學不太民主。而另一位老師卻是一名實習教師,在他的課堂上,學生是相當自由的,因而學生非常坦然地幫教師糾正錯誤。二者之間就有著一個教學是否民主的大問題。因此融洽的師生關系,實施民主化教風,是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思維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主要環節
學習活動,是要把人類所創建的一切經驗、認識和文化成果,用來武裝新一代的頭腦,以改變個體的行為。學習貴在創新,而創造性學習又可稱作創新學習,它的主要特點是綜合,同時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善于思考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比較問題、解決問題,它便于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形成一種帶有情感色彩且自主化的學習活動,從而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能動性。
三、優化課堂問答質量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中心環節
1.傳統教學模式的弱點。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用多年的教學經驗指導教學,以期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須知用這種方式容易忽略了課堂上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學生,然而怎樣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2.課堂提問的總體要求,任何一種教學過程都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既需要教師的講解和提問,也需要學生的講解和回答,二者互為因果,相鋪相成。要形成師生交流的默契,問題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提問的藝術性原則,即教師要根據教學經驗,提出的問題要力求明確、適中、有啟發性,同時方便學生的思考和回答。
3.課堂問答的兩種形式。按照回答方式的不同,課堂回答可分為口答和筆答兩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課堂提問和課堂練習。總之,問題是學生求知路上的拐杖,抓好了課堂問答質量也就架起了師生溝通的橋梁,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
總之,建立和諧、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優化課堂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的發展,培養他們的創新素質,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作者單位 河南省虞城縣界溝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