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低年級識字要求:喜歡學習認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低年級是小學階段的基礎階段,要讓學生打好主動識字、喜歡識字的基礎,這樣才能在中高年級熟練運用自如,并能將字詞聯系起來,組成特定的語句。因此低年級學生識字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讓學生沒有負擔,不硬性識字,那就要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
關鍵詞:低年級;識字;方法;興趣
漢字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從最初的甲骨文、象形字演變至今的方塊字,無不閃耀著智慧的火花。為了達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目標,我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恰當運用趣味性的語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還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
預習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課上花費時間在讀新課上,那么可能一節課學生都不能讀熟練,為此,預習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可以說預習能為低年級學生課文學習奠定一個基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識字、寫字,便會事半功倍。
為此,我總結了一些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比較容易識記的方法,來提高低年級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
一、兒歌識字
兒歌、口訣是兒童最早接觸的文體,也是兒童比較熱愛的一種方式。它們朗朗上口,易念易記。在生字教學中,給一些生字編兒歌或口訣是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來促進學生識字的方法之一。如學“苗”這個生字時,我會教導學生:田里長了草。在教學“碧”時,我會告訴他們:王先生和白先生坐在石頭上。學生記住了口訣,也就更好地記住了生字,才不會把生字的上下、左右的構成部分混淆起來,也不用死記硬背。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后,我就鼓勵學生自己尋找生字構成的規律,自己創作。學生自編的兒歌、口訣更是融合了自己的思維,因此能很好地記住生字。同時,學生也會互相交流,把自己編的兒歌與班中同學共同交流,學生自編的兒歌、口訣更能被同齡的伙伴記住,大大增加了他們的識字量。如學習“參”字,可說:私字頭,大中間,三撇從上寫到下。學生舉一反三,在學習“加”字時,學生編了一首兒歌:大家來拔河,用出大力氣,口中大喊來加油。這樣的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讓學生以一種輕松自在的方式記住了所要識記的生字。
二、故事識字
在平時的課堂中,我發現對于單純的說教,學生的注意力并不能集中,而每當教師在講一個故事時,學生基本上都能專心致志地聽講,這種現象觸發了我的思考:能否將識字、寫字同故事結合起來呢?為此,我在課堂上也做了一些嘗試。在教學“烏”這個生字時,我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只小烏鴉,很羨慕其他鳥兒能在樹上跳舞,有一次,它也飛了過去,高興地跳了起來。可是它的舞姿太難看,其他鳥兒都嫌棄它,它很不高興,說道:“為什么大家都是鳥,你們就能有優美的舞姿,我卻沒有呢?”其他鳥兒笑話它:“你全身烏黑,連眼睛都看不到了,就像沒眼睛的鳥,既然不能看清楚,怎能跳出優美的舞蹈?”我邊講這個故事,邊把生字一部分一部分地寫出來。學生聽到了故事,牢記了故事,更知道了,“烏”和“鳥”相比,少了一個點,也就不會寫出錯別字了,同時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方法。再如,在教“回”字時,許多同學喜歡先封口后寫里面的部分。課上,我按照同學們錯誤的筆順把這類字寫在黑板上,并說:晚上回家你爸爸媽媽把門先關上了,你還能回到家里嗎?學生聽了,個個心領神會。看到這個方法的實效,我以后教生字便在課堂中加入一些小故事,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讓學生更好地記住了生字。
三、卡片識字
眼、口、手都是人體的主要器官,它們對大腦的記憶起著重要的作用。很好地利用這些器官來識字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漢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形聲字。在形聲字歸類識字教學中,我很好地利用了識字卡片。如教學“清、晴、請、睛”時,我利用活動卡片“氵”“日”“讠”“目”和“青”自由組合,通過轉動,讓學生了解到“青”加上不同的偏旁就會有不同的變化,每轉動一次,變出一個生字,我就講解,讓學生了解生字的含義。比如“清”,轉動出現生字后我告訴學生三點水和青組合就成了“清”,三點水是和水有關的,我們的家具、桌椅有污漬的時候都要用水來擦,所以,“清”才會是三點水。“請”是由言字旁和青組成的,言字旁和嘴巴說話有關,你請別人坐下時要用嘴巴來說,所以是言字旁……以此類推,學生通過不同的變化來體會和識記生字。不是形聲字的形近字,如“刀”和“習”字,也可以使用活動卡片,把橫折鉤“肚”里的筆畫進行變換演示,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記住了。
四、同音識字
在低年級的識字中,有很多都是同音字,學生會碰到同音字的選詞填空,這就需要學生先掌握生字,再根據意思辨別應該如何運用。為此,我先用比較貼近學生記憶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生字的不同含義以及不同的使用方法,讓學生理解相近生字間的不同意思。比如,在學習“進”和“近”時,學生常會寫成“近步”“最進”。我讓學生先記住“進”表示要向前跨的,要向前一步,進步表示你的學習成績比以前好了,是向前進了一步,所以寫作“進步”。而另外一個“近”表示距離上的近,“最近”表示在時間上離現在很近,所以才寫作“最近”。
其實識字的方法很多,關鍵在于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對識字產生興趣,真正讓學生做到愛識字,并能牢固掌握,并且一旦掌握就能運用到實際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識字的方法,才能在此基礎上做好寫字工作。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黃橋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