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課是學前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幼小銜接的一道難關。每天的拼音教學除了形式內容各有所異外,其程序幾乎是千篇一律,每節課都是先導入要學的字母,再學發音,接下來學拼音節,最后練習書寫。學生越來越感覺到枯燥無味了。再加上學生年齡小,這就更使得本就不吸引學生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
新課表規定拼音教學的教學目標:(1)學習正確發音;(2)學習將聲母與單韻母拼讀;(3)學習正確的書寫,注意筆順和格式。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效果,課堂中運用了大量圖片頭飾教學,也開展了有趣的游戲達到鞏固的效果。整節課教學思路清晰。一節課下來我感覺僅僅是課上完了,至于學生學得怎樣,我好像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一節好的課,它應該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還要培養和鍛煉孩子一種將知識轉換為本領的能力。教師應提供給孩子實踐的機會,而不單是完成教的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造一些能夠發現學生問題及便于及時幫忙糾正、彌補的機會。
處于幼兒期的孩子,是十分貪玩好動的。在拼音課中為了迎合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我運用了大量的圖片教學,但是一節課要達到實效單靠圖片和活動教具是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在拼音教學中要重點開發教具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以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營造活躍歡快的學習氣氛的目的。要讓兒童在不拘一格的學習方式中輕松愉快地度過幼小銜接的第一道難關。
隨著拼音教學的深入開展,已經由一節課學一個拼音字母發展到一節課教三個(發音部位相同的一組)字母,學生掌握得效果很好,這與學生日漸增長的學習能力是分不開的。但是到目前為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二、三聲的區別,要多練習。
拼音教學是一個基礎內容,拼音學習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在小學低年段的語言文字學習。雖然其內容枯燥乏味,但只要我們多開動腦筋、尋找規律,積極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彌補內容的缺陷,同樣能讓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成為歡樂的海洋。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第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