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動兒童是一個特殊的團體,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予以特殊的關注,教師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個性差異,從多個角度慢慢引導這些兒童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發展;流動兒童;個性
流動兒童具有一些其他兒童沒有的特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務必要結合他們自身的具體特點,尊重他們的人格,關注他們的個性差異,滿足他們的學習渴望和欲望,培養發展他們的個性,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一、流動兒童的心理特點
1.社會危機感
流動兒童是特殊的群體,自身的許多特殊性容易導致他們產生社會危機感。有些兒童一出生就被貼上了“農民”的標簽,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還希望得到城市的認同,而且希望城市認同高于家鄉認同,這些情況說明很多流動兒童希望自己是城市人。城市兒童在班級里也給流動兒童貼上了農村來的標簽,這就加深了城市兒童與流動兒童間的隔閡。城市兒童對流動兒童的這種偏見在很多程度上加深了流動兒童的社會危機感。
2.歧視危機感
在社會調查研究中,有將近25%的流動兒童被城市兒童歧視,這種來自同伴的歧視是一種特別強烈的自尊傷害感,嚴重地影響了流動兒童的自尊。自尊是由多因素形成的,流動兒童的自尊水平明顯低于城市兒童,在人格品質方面也較為消極。歧視危機感也加重了流動兒童的負面情緒,自卑是其中的非常嚴重的一種,流動兒童與同輩的城市兒童在行為方式和內心體驗上有落差,再加上父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更加劇了他們的自卑心理,造成了他們心理上的傷害。
3.心理健康水平較低
流動兒童的社會危機感、歧視感和負面情緒都導致了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這些健康水平的下降首先表現在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下降上。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基礎,在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中對人的生活預測感、確定感、幸福感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幸福感能從整體上反映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是一項重要的心理參考指數。研究指出,流動兒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都較城市兒童低很多,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程度,幸福感、安全感的降低也導致了流動兒童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
二、在數學教學中培養流動兒童個性的措施
1.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
數學學習需要思考,也需要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解決問題不僅是數學或實驗上的技能,也可以提出新的問題和新的可能,從新的角度看老問題,也許可能會有新的發現,這就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這種想象力能夠推進科學的進步。流動兒童的想象力也是非常豐富的,他們也愛提問題,也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夠得到很好的解釋和受到老師的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鼓勵流動兒童提出疑問,為他們創造潛能的開發創造良好的外界條件。比如,在教“加減乘除的混雜運算”時,例題5+5+5+3改成5×3+3后,有同學會說:“老師,5+5+5—3是不是可以寫成5×3—3?”在學生的這種提問后,教師要積極地予以肯定,然后再提出相類似的問題,讓學生來探討和尋求解決方法,開拓自己的解題思路。
2.指導學生進行合作
學生間的交流合作對他們自身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尤其是流動兒童間的交流合作,更能促進他們自身的發展,增進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讓他們明白集體合作的力量,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同時也激發學生形成自我創新精神,為他們發揮自身的創新才能創造機會。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鼓勵流動兒童多思考、多交流,鼓勵他們大膽地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在教“圖畫應用題”時,可以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學具擺出圖畫,也可以彼此編應用題,讓對方來解,有的學生可能會編成:“有21個小螞蟻在搬食物,其中8個小螞蟻搬著食物走了,還剩幾只小螞蟻在等著搬食物呢?”學生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思維能夠得到培養,重點和難點也會記憶得很深刻,對解題方法也會牢牢地記住。
3.激發流動兒童的數學學習興趣
問題能夠點燃流動兒童的創造性思維,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是流動兒童獲取知識和自主學生的推動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流動兒童創設一種“問題情境”,使他們對數學感到神秘、疑惑,激發他們創新意識的火花,確定學習目標,讓課堂真正成為解決學生疑惑的地方,使流動兒童產生迫切想學習數學的欲望,從而積極自主地學習數學,思考數學問題,課堂氣氛活躍了,教學效果自然會提高。
4.培養流動兒童的自主探索精神
發散思維是發展流動兒童智力的重要因素。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將一些規律、公式、法則引導學生來自主思考和想象,這種切身經歷和體驗能加深記憶。這樣,在課堂上學生主動探索的場面和氣氛就會十分活躍。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平等看待流動兒童和城市兒童,為流動兒童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鼓勵他們大膽地自主探索,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見解,滿足這部分特殊群體對數學學習的欲望和要求。
參考文獻:
[1]袁曉嬌.流動兒童社會認同的特點、影響因素及其作用[J].教育研究,2010(03).
[2]李曉巍,鄒泓,金燦燦,等.流動兒童的問題行為與人格、家庭功能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鳴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