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是幫助我們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計算能力的強弱直接關乎其對數學這門課的興趣愛好。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著實令教師和家長們煩惱,教師和家長為此想了許多辦法,卻也無濟于事。不難看出,計算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學生日后數學學習的興趣,甚至會成為一些學生學習的最大障礙。因此,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養成一個堅實的計算基礎至關重要。作為教師,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更是學習的內動力,是學習的基礎。毫無疑問,在計算教學中,首當其沖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從而達到算得準、算得快的目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牢牢結合教學內容,還要講究授課的多樣化。在教學中,要不斷更換新的教學手段,例如,可以借助多媒體、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學具、教具等,讓愛動的小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從而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逐漸使學生的計算興趣保持下去。
二、夯實計算的基礎知識
很多小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許多教師和家長以為這是由于粗心大意,孩子不認真。實質上,這些問題很大程度是由于計算方面的綜合能力欠缺,比如許多基本的運算法則、運算定律、運算性質、計算公式等。因此,我們不能急于讓學生做過多的練習,而是要從根本上找出癥結所在,查漏補缺,幫助學生把計算的基礎知識打扎實,幫助學生找出知識點的盲區,掃清障礙,為進一步學好計算知識打好基礎。
三、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效率的保證。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不僅能提升學生計算的準確率,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量的事實表明,學生計算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1.做好審題,耐心作答
審題是確保計算結果正確、計算速度快的前提。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往往由于運算順序錯誤、抄寫符號失誤等原因造成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認真審題,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字和運算符號十分必要。
2.仔細計算,規范書寫
在計算過程中,牢記基本的運算口訣及基本規律同樣是不可忽視的。有的學生往往有口訣記憶的偏差,久而久之會形成不良的運算習慣。另外,書寫的工整也十分有助于計算的結果準確性,同時避免視覺干擾。
3.估算驗算,缺一不可
估算是筆算和簡算的重要基礎,也是提升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只有提高估算能力,才能加快筆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因此,幫助每個學生打好估算能力的基礎,并掌握行之有效的估算方法,再加之一系列有效的訓練,對于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很有幫助。驗算作為計算最后結果的檢查,是計算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從這個角度來講,演算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
四、重視有效的教學反饋
教學反饋作為一個傳統的教學手段,是檢查教學成果的一個有效的方法。班級里許多遇到問題的學生往往就是因為沒有得到教師及時的發現而使得問題越積越多,時間久了再來彌補就十分困難了。
我們可以把教學反饋環節融入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比如,在開始講授新知識點時,適時地運用以前教學的反饋信息,估計學生可能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預先做好防范,多留意、多指導、多強調,盡量在學生出現問題之前解決問題。同樣,在教學內容完成之后,及時地改錯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常常列舉一些學生經常出錯的題目,讓學生為主體去分析錯在哪里。通過這樣的練習環節,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加強對這些容易出錯的地方的理解,以后便會少犯類似的錯誤。
五、適量合理的計算訓練
在基礎牢固、習慣良好的前提下,適當強度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謂熟能生巧,勤于計算,堅持練習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訓練的時間和題量要保持適量,另一方面,還要保證訓練的準確率和速度。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只要遵循正確的方法,持之以恒,肯定會大幅度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為今后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切實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多方面的配合。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練就一身過硬的計算本領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然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所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應該貫穿于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切實打好計算基礎,培養學生善于積累的習慣,重視及時的教學反饋,保持適量的訓練強度,避免計算的失誤,并且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學生正確、迅速、合理、靈活地進行數學運算,才能達到算得準、算得快的目的,才能讓學生最終提高計算能力。
(作者單位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