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學校教學的一項重要學科,小學英語教學更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基礎學科,做好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教師的光榮使命。而在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教學難點,因為小學時期的學生理解能力相對有限,加上詞匯量的不足、漢語理解習慣的限制、閱讀量有限等方面的原因,很難圓滿地完成閱讀訓練,給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根據小學英語教學經驗,談了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一點思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經驗;思考
一、要從提高學生詞匯量出發
我們知道,文章是由一句句話組成的,而語句又是由一個個單詞組成的,想要做好英語閱讀教學,首先要做好學生的詞匯量教學。沒有一定的詞匯量作基礎,想要做好英語閱讀,是不可能的,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記單詞又是學生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英語單詞不比漢字,漢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也比較常用,大部分學生還有一定的漢語基礎,但是英語單詞純粹是新接觸的,在生活中也不常用,記憶起來較為困難,這也是影響英語教學的一個教學難點,更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障礙。所以,作為英語教師,教會學生如何巧記單詞,基本上就解決了學生的閱讀門檻。在筆者看來,單詞記憶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就是象形記憶法,比如眼睛的單詞eye,e就相當于眼睛,y就像鼻子,兩個眼睛一個鼻子,就如同人的一個面部簡筆畫,就能讓學生比較容易記憶;其次就是單詞的整合,比如黑板的單詞是blackboard,其中black是黑色的意思,board就是木板、牌子的意思,二者合起來就是“黑色的木板”,就是黑板了,同樣的道理還有pencilbox,其中pencil是鉛筆,box是盒子,連起來就是“裝鉛筆的盒子”,就是鉛筆盒了。另外,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生詞,教師就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猜這些詞匯的意思,比如snowman,學生在沒有學習這個單詞的時候已經學會了snow和man,知道了詞匯分開后的含義,那么snowman就是二者的合意,即“雪人”了。
二、要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
我們知道,英語的語法與漢語的語法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按漢語的語境意思進行理解,就會造成理解錯誤,進而影響到閱讀的正常進行。同時,如果學生按文章的順序一句句地進行翻譯再理解,就會過多地浪費時間,甚至會造成閱讀理解的偏差。比如an apple of love,在漢語看來,它是“愛情果”的意思,而實際上,它是“西紅柿”的意思,再者,比如Look out!漢語看來,是“向外看”的意思,其實應該是“當心、小心”的意思,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學會在閱讀的時候注意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而不應該單單局限在某句話上或者某個單詞上。還有,小學時期的英語短文中,往往每段都會有一個總結性或者概括性的句子,只要學生理解了這句話,基本對整段的內容就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掌握,所以教會學生進行規律性的學習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再者,就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單詞不要急于去查字典,而是要結合上下文的意思去猜一下這個單詞會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去查字典,判斷自己的猜測,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獲得一個學習單詞的新途徑,同時在不知不覺中也提高了他們閱讀的綜合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三、在教學中要進行師生互動
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的主宰者,而是教學過程的輔助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中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比如,我在英語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就往往會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給他們提出一些基本的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有目的的閱讀總比漫無目的的閱讀要有效得多,有目的的閱讀能夠幫助他們提高閱讀的效率,鍛煉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對于一些比較優質的短文,我也會要求學生盡量將其中的一些內容改寫成小短文,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從改寫短文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整篇短文的中心思想,學會如何歸納概括文章的內容,而通過這樣的鍛煉,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英語文章的思路,幫助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輕易找出作者的行文線索;第二則是通過改寫,可以積累一定量的詞匯及短語,對復雜句式的拆分,將多個簡單句融合成一個比較長的句子,都能很好地幫助學生鍛煉表達方式,為寫好小短文打下基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量的詞匯和語法知識,這樣適當的改寫,比直接要求他們憑空寫出一篇文章來更簡單,也更容易體會作者短文的精妙之處。
四、要通過課外閱讀拓寬學生視野
我們知道,單憑課堂的學習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學習的需求,作為教師,我們還要向他們推薦課外的途徑來讓他們進行學習、訓練,同時,提高閱讀能力并不局限于課堂,讓學生在課外也閱讀一些優秀的刊物,能夠幫助他們拓寬視野,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有更多的認識,從而幫助對短文的理解。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課外閱讀并不僅僅局限于英文文章的閱讀,有關歐美國家文化背景介紹的中文文章也是值得學習的,如果對一門語言的背景沒有了解,那么對這門語言的了解也是匱乏的,使用起來也不會得心應手。還可以在課外舉辦一些活動,通過講故事或者表演戲劇等形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準備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無形之中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所獲得的成功又進一步鼓勵了他們,增強了他們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使得他們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當然要做好課外拓展還要注意針對不同學段的年齡特點確定不同的閱讀要求。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有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和閱讀教學內容。低年級英語教學一般只要求學生能看圖識字,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簡單的小故事。這種閱讀,一般理解沒有障礙,只是要突破讀音和認讀的難點。中年級英語的閱讀慢慢有了閱讀的技巧的滲透,要求學生能運用一定的方法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培養閱讀的主動性。高年級英語閱讀很大程度上是對自身能力的一種測試,需要學生運用閱讀技巧解決閱讀當中的障礙,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在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把握好各個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選擇不用的閱讀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汪海,閔濟美.重視小學英語閱讀,講究閱讀教學方法.科技創新導報,2008(27).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