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橫跨中外,眾多的教育家教育風格各有千秋,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把師愛視為教師的美德,把學生視為朋友手足??鬃又鲝埵┮匀蕫?,誨人不倦;陶行知先生指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人師,首先應該熱愛學生,讓師愛化作一股和煦的春風,輕柔吹拂學生的心靈,讓師愛化為一道絢麗的彩虹,靜靜點綴學生靈魂深處那片純潔的天空。
一、尊重,讓師愛不言而信
熱愛學生,要從尊重學生開始。教育家魏書生在學生面前從不以長者或教師的身份自居,他說:“老師與學生就像高山和高山一樣,你對對方心靈的大山呼喚:我尊重你!對方心靈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由此可見,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情感,才能摸到學生情感變化的脈搏,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一次,我發現班里的一位女同學課堂開小差,便當眾嚴厲地批評了她。課后,她在作業本里夾了一封信,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結尾署名卻是:一位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學生。我看信后心靈受到了極大震撼,意識到自己忽略了批評場合,沒有尊重她。我趕緊把她請到辦公室,主動向她承認自己考慮不周,解開了她的心結。
二、寬容,讓師愛海闊天空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教師,總會遇到學生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對此應該持有寬容的心態。當學生犯了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偶然出現的錯誤時,不妨以一種“慈父慈母”般的眼光關注他們的成長,只需稍加指點,提醒學生以后注意即可。對于那些故意犯錯且次數較多、情節較重的學生,也應該努力克制情緒,認真分析原因,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用真誠的言行啟發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寬容。相信面對老師的寬容,學生會對自己的言行產生或深或淺的愧疚心理,從而慢慢改正自己的錯誤言行。
三、公正,讓師愛不偏不倚
老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有鮮活思想、有多樣情感的學生,每個學生都需要老師公正平等、一視同仁、不偏不倚的愛。在平日的教學中,教師應細心地處理每件事情:給予學優生明智的愛,給予學困生鼓勵的愛,給予情感強烈的學生溫柔的愛,給予敏感學生細膩的愛……讓各種性格、各種心態的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的重視,這樣的師愛才能觸動學生的心靈。
四、溝通,讓師愛開心見誠
“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苯處煈錾畹挠行娜?,時時處處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身體、表現,多與學生交流,達到心靈的溝通。一次,我沖著一名沒有按時上交家庭作業想要作出解釋的學生喝道:“你不要和我說這樣那樣的理由!”他立即耷拉著腦袋不敢做聲了,只是呆立著聽我的指責。事后,家長打來電話告知這名學生沒完成作業是因為頭天晚上生病了。我后悔不已:如果當時我能靜下心來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就不會令學生的自尊心受到打擊。作為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渠道與學生溝通交流,開心見誠,以真誠換來信賴。
五、堅持,讓師愛始終如一
熱愛學生,需要堅持。一時的心血來潮或一時的熱情如火,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忽冷忽熱。一個真正熱愛學生的老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無時不有、無時不在的,他總能捕捉到學生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了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愛應始終如一,點滴積累,逐步感染學生,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學記》中云:“親其師,而信其道?!睅煇凼堑掠?,師愛是師德的靈魂。為人師者切記:愛,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單位 江西省豐城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