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是北部灣一個只有15.8萬人口的小區,區位教育特點獨到:(1)只有義務教育學段的學校;(2)學校少(36所中小學),教師少(800多名教師),學生少(11000左右);(3)建區只有18年,教育文化積淀單薄;(4)4所區直小學(學生85%以上是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有的高達95%以上),其余所有學校均為農村學校;(5)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專業知識與專業水平與同市其他區縣比都低。長期以來,課堂上演的都是這樣的版本:農村版的教師,農村版的學生,課堂上學生扭扭捏捏,口不敢開,手不敢舉,眼不敢正視別人。課堂沒有一絲美感,特別是中學,課堂上睡倒一大片,厭學一大批,用學生的話說:“課堂不是一般的無聊!”2010年11月,我們成為自治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十二個試點區(縣)之一,打響了一場無硝煙的戰爭——MS—EEPO有效教育教學改革,為沉悶無味無彩的課堂“整容”“美容”。我們的目標是:打造魅力課堂,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眼睛亮起來、小手舉起來、嘴巴活起來,讓我們的課堂充滿魅力,更充滿實力!
一、“美容第一刀”——學習方式訓練,打造有序課堂
打造魅力課堂,第一刀在哪兒下手?——要建立有序有效的課堂!MS—EEPO有效教育教學學習方式,恰到好處地改變了課堂無序的現狀,使課堂有序、有組織。在MS—EEPO基本功Ⅰ型中,學習方式訓練內容有5J(五項基礎)、5F(5項防范)。其中,5J包括約定、板卡、表達呈現、單元組、團隊。先說約定訓練:開始只是一種模仿的階段,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發現,教師在實踐中加以創新,如,把約定當做課堂習慣養成的內容編成了訓練歌:鈴聲響,回教室,書本文具要備齊,放置桌面右上角,靜候老師來上課。合作歌:小腦袋,湊一塊,為學習,出點子,你一言,我一語,人人都來動動筆,再大難題也容易。一段時間的訓練,我們驚喜地發現教師課堂調控的能力提升了,課堂變得更有序了,課堂效率明顯提高了。農村小學教師張彩文這樣總結:通過兩個多月的訓練,我所教的班級小組水平的5個指標基本訓練到位了:學習小組分有召集人(組長)、小秘書(記錄人)、發言人,由小組成員之間輪流擔任;學生之間能相互關照和關注,小組成員之間有親和力,能發揮團隊精神;學會了關心他人,體諒他人。學生改變了過去那種依賴式和被動式的學習方式,改變了過去那種走過場、留于形式的小組學習,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二、“美容第二刀”——要素組合課型方式,打造有效課堂
要素組合課型方式是最適合大多數教師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它緊繞“聰”字,由七大要素組成:“耳”代表聽,“ˋˊ”代表兩個眼睛“看”,“口”代表“說”,“心”代表“想”,還有動手的“寫”,加上“動”“靜”構成七大要素。要素組合方式可以采用兩兩組合、多種要素組合的方式,可以演變出5000多種不同的組合方式。特別是“動靜轉換”,利用學生的生理學與心理學原理,使他們自始至終精神狀態都處于飽滿狀態,最大限度地解決了學生學習的疲勞。
請看兩節不一樣的教學片斷:
五年級作文:我最喜愛的_________花
(一)傳統課堂
1.教師活動
(1)指導學生讀題,審題
(2)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學生抓住花的形狀、顏色、味道及其他特點描寫
2.學生活動
(1)學生看,聽,想
(2)學生舉例,分別有:梅花、菊花、玫瑰……(都是植物的)
(二)MS—EEPO課堂
1.教師活動
(1)出示:我最喜愛的_____花
(2)指導由個人—單元組—個人學習
2.學生活動
(1)(想+寫)用氣泡圖的方式寫出由“花”想到的
(2)(看+寫+說)學生先獨自完成后2人組交互,使思維得到擴張,有想到植物類的、人物類的、裝飾類的……再4人組交互,思維再度擴張,想到環境類的,食物類的等
(3)(看+聽+說)完成后小組展示,選擇其中一個自己喜歡的、擅長寫作的點進行習作
(4)全班選擇的點有10幾個,如,梅花(植物類)、校花(人物類)、煙花、頭花(裝飾類)、浪花(環境類)……選的面多種多樣、精彩紛呈
兩節課進行比較,我們看到:(1)在第一個12分鐘的環節中,傳統課堂上學生已經出現疲勞乏味狀態,MS—EEPO模式的課堂通過動靜轉換使學生疲勞得到緩解,精神又處于飽滿狀態;(2)MS—EEPO模式的課堂,利用“看”“聽”“想”“說”“寫”“動靜轉換”等要素的兩兩組合、多種組合,學生學習能力明顯提高,更善于利用聽覺、視覺等多種感知渠道獲得信息,從而形成頭腦風暴,產生多向度的想象。
三、“美容第三刀”——平臺互動課型方式,打造自主課堂
MS—EEPO有效教育的平臺互動方式就是要抓住關鍵項,構建多向度教學平臺。關鍵項是指本節教學中關鍵的知識點、能力點、考點、方法、思維、創造、思品、合作等;多向度指的是不同渠道、不同途徑、不同思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個性表達,轉而為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其目的在于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盡可能激發創造性,產生盡可能多的設想方法。
請看兩節不同方法的教學片斷設計
內容:二年級數學7的乘法口訣。
(一)傳統課堂
1.教師活動(一階段)
(1)拿1捆小棒
(2)再拿1捆小棒
(3)指導學生7+7=14,總結出乘法口訣“二七十四”
2.學生活動(一階段)
(1)學生數,共有7根
(2)學生數,又有7根,用加法算出2個7是14
(3)學生反復念直至會背“二七十四”
(二)MS—EEPO課堂
1.教師活動
(構建平臺一)出示:2個7相加是多少(要求分4人小組完成)
2.學生活動(組成4人小組開展學習活動)
(1)角色A負責畫圖
(2)角色B負責寫加法算式
(3)角色C負責寫出乘法算式
(4)最后,角色D負責總結出乘法口訣
比較這兩節課,我們不難發現:(1)MS—EEPO教學模式的課堂構建了兩個平臺,學生采用不同途徑、不同思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式探究“二七十四”乘法口訣的得來,多元化的思維有利于培養創造型人才;(2)能夠運用多種方式將學習、思維和問題解決的結果表達呈現出來,真正改變了農村學校課堂教學低效的局面,不管是教師或學生,課堂上都變得更加陽光、燦爛;(3)學生以團隊的方式聯系,“二七十四”乘法口訣得到十幾次的強化,符合學生學習記憶知識點的次數,課堂上學生強化次數足夠,少布置或不布置作業就可以達到強化知識的目的。
四、魅力課堂,實力課堂
縱觀MS—EEPO教學模式下的課堂,課堂真正由學生做主了,能夠運用各自的優勢智能性進行學習和思維,實現了快樂有效學習。這樣的課堂是有魅力的,更是有實力的。光坡中學初一的黃雪梅老師,實驗一年后,所任教兩個班數學分別名列年級第一、第二名(全年級六個班);光坡中學另一實驗張振兵參加實驗后接手一個原來在年級中下水平的班級,半年就見成效,期中、期末成績一躍年級第一名;企沙中學的李雪鳳老師,任教的英語實驗也一直名列年級前茅。
MS—EEPO有效教育創始人孟照彬教授到我區聽課后贊嘆:“驚奇、驚訝、驚喜”,他驚奇于我區改革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學生教師就發生了那么多的變化,他為農村孩子在課堂上的陽光快樂而感到驚喜!如今,我們看到農村學校、進城務工農民子弟學校的課堂有魅力了,更有實力了!
補充氣泡圖的內容: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港口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