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數學不是死學的,不是死教的,讓學生做數學,研究數學,在生活中感受數學,才是為師之道。通過多年的數學教學生涯,我深有同感。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的樂趣,讓他們學得快樂、輕松呢?就這個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與大家共享。
一、教師要樹立新的數學觀
教師要認識到每個孩子都能學數學,讓每個孩子都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允許學生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法學數學。善待孩子,學會欣賞孩子,贊賞孩子,哪怕是一點微不足道的閃光點,也要贊賞他,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感受。
二、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培養學生感受數學、運用數學的能力
1.在情境中感受數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學數學的情境。例如,在北師大版教材中,《回收廢電池》《這月我當家》等等這些課,都緊密結合了生活,創設了情境,我們應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他們運用數學的能力。
2.讓數學服務于生活。我們學習的數學,是和生活緊密相關的數學。在教學中,我們如果能結合生活實際,不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學得輕松,還能讓數學服務于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力量。例如,在教學中位數、眾數時,如果能結合員工工資表,增設讓孩子給小張出主意要不要應聘的活動,孩子們會學得很開心。
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放手讓學生合作、交流,充分發揮想象能力,大膽猜想、嘗試,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應用知識。
2.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會很有幫助。
3.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敢于創造,體驗創造的快樂。猜測能力在數學學習中的價值是眾所周知的,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孩子的猜測能力,讓他們大膽地猜測、想象。如,在教學8加幾時,告訴孩子,草地上有8只小羊,草這么好,猜猜看又要來幾只羊呀?學生會爭先恐后搶答,不但學得輕松,還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四、盡量采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孩子們感受數學的樂趣
一切成功的教學,首先要解決“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問題,假如教師都照本宣科,課堂如一潭死水,那么學生有什么樂趣可言,他們怎么能變被動為主動呢。因此,我們如果在課堂上適時采用一些孩子喜聞樂見的游戲、故事等,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課堂還給學生,留給學生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積極地動起來,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與動機,還可以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孩子質疑問難,強化合作交流,多給他們成功的體驗,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數學的樂趣。
(作者單位 甘肅省白銀區大壩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