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進生轉化是奮戰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要想真正轉化后進生,必須找到其問題行為后的根源,然后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用愛激勵孩子一點一滴地進步。
關鍵詞:追根溯源;關愛;進步
【案例】
ZHX同學在學校沒有朋友,平時獨來獨往,性格孤僻。平時做事情很慢,對于老師布置的任務總是不能按時按量完成,無法跟上正常的教學步驟。對于同學的嘲笑與欺負,他會壓抑情緒,并暗暗記下,并使用暴力手段適時反擊。
【追根溯源】
表象的背后肯定有著深深的根源,我把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分析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環境因素
孤單的環境,獨自一人或人煙稀少的環境,縱使有交往的愿望,也沒有交往的對象。
ZHX有個并不完滿的家庭:家庭經濟條件差,有記憶以來父母親就不斷地吵架,并在自己很小的時候母親離開了他,父親獨自撫養他長大。就從他做什么都比別人慢幾拍的情況來看,他父親的照顧并不成功。父親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平時與孩子缺少溝通,經常沉默寡言。
二、自我意識增強
孩子越來越發現自己與其他同齡人之間的心理差異,逐漸意識到自己有與眾不同的感受,并產生了解別人內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齡人接受的愿望和需要。
我們學校的學習風氣很濃,到了初三,同學之間更是你追我趕,明里暗里較著勁。在這樣的氛圍中,成績很差,完全跟不上正常教學節奏的他就顯得格外特殊,無形中他要承受很大的壓力。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建立,個體經常會對自己進行反省和評價,這種評價隨外界環境和自身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評價過低,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
三、過分自尊
過分自尊的中學生很多也是過分敏感的人。在與人交往時,認為他人動作、表情、姿態的細微變化是因自己而出現的,十分警覺,若感到有損于自尊,在情緒上立即有體驗,有的在行為上隨即作出反應。
ZHX十分敏感,同學老師的一句普通的話在他聽來會很刺耳,會理解為侮辱和攻擊的話,對外界產生敵對情緒,產生防衛過激行為。很多時候同學們一句開玩笑的話會讓他難以忍受,甚至大打出手。
四、強烈的無能體驗
具有強烈的無能體驗的中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出現嚴重焦慮,還沒有認真學習和認真思考,馬上作出結論:我不能。ZHX同學無法跟上正常的教學節奏,與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有著強烈的無能體驗。
用愛心去激勵孩子,用科學的方法來促使孩子進步。為了使ZHX能接受我的教育,我多次找他談心,談生活,聊他感興趣的一些話題,我們之間更多的是交流,而不是老師對他的一些做法的評價。慢慢地,他樂于跟我打招呼并分享他的食物,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說明他能感受到我對他的關愛。為了能讓他跟上教學的步伐,或者說不會被落得太遠,我決定對他采取適合他的辦法。
針對學生時間少、任務重、學習積極性低的特點,我利用班上優生的優勢,用“兵教兵”的辦法來解決難題。由老師指定班上語文成績優秀,并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學生去一對一地幫助ZHX。輔導的內容從基礎開始,每天默寫兩首古詩,翻譯兩個文言文句子。由優生進行督促和評價。
一開始,ZHX對這一方法較有新鮮感,但是慢慢地卻發現,這種方法不能檢查學生的輔導進度,學生也缺乏他律也就更加難以自律。于是,想到應該用一個本子專門來記錄這個輔導的過程,即直接在一個本子上進行每天的默寫和翻譯。于是我設計了“學生師徒結對活動記錄本”。
“學生師徒結對活動記錄本”的內容設計與運用:
第一頁:
1.徒弟現狀分析:把學生上次考試的卷面得分情況記錄下來,使小師傅和徒弟都清楚哪些地方薄弱,需要進行輔導。
2.輔導辦法和計劃:師傅把輔導的重點和輔導的內容寫出來,使得輔導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3.徒弟成長決心:由被輔導的學生表決心,增強其進步的信心。
第二頁:
開始進行每天的輔導內容:寫上日期,任務(默寫兩首古詩,翻譯文言文的兩個句子。)
每天定時上交給老師檢查,這樣“兵教兵”的措施就具體化、可操作化,加強了他律的同時也規范了學生的自律。
“學生師徒結對活動記錄本”在ZHX身上試行后,有了良好的效果。他的默寫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上課時的參與積極性增強了,并且在階段考試中取得較大進步,師徒間已經形成了良性的互動。
這件事給了我極大的警示:身為教師,在面對有個性差異的學生時,不能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他們,始終要想想表象后面的原因,以研究的眼光去看待,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用愛心、耐心去關心、幫助他們。孩子們需要的首先是關愛和安全感,然后才是知識與成績。
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準確定位,找到合適的教育教學方法,用愛激勵孩子進步,真正轉化后進生,成為優秀而幸福的教師!
(作者單位 廣東省深圳龍崗可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