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出意外,中國最大的白酒企業集團——茅臺集團將在近期宣布其在波爾多的收購。據《酒世界》記者了解,這樁收購案已經敲定,最終將由茅臺集團而不是茅臺葡萄酒公司出資收購,波爾多酒莊的莊主“又多了一位中國人”。
波爾多的中國莊主
過去的四年里中國人在8500多家波爾多酒莊中買下了20家,寧夏紅總裁張金山,這位48歲的商人跟隨這股潮流在今年2月買下了位于波爾多兩海之間(Entredeux-mers)產區的大慕愛酒莊(Ch teau du Grand Mou ys)。
但這次收購并不是一項單純的貿易決策。除去這座帶有10間臥室的新古典風格宅邸和170公頃的土地及葡萄園帶來的浪漫想象,這里還有著商業化的一面。這片報價 595萬歐元的產業有年產40000瓶葡萄酒的潛力。10%的產量預期會在歐洲銷售,剩下的都會運回中國,像寧夏紅公司所描述的那樣,通過“板上釘釘”的銷售賣出去。
“法國的自然條件絕佳,出產的葡萄酒很特別。我們希望大慕愛酒莊能出產波爾多的好酒,”張金山表示,“我們需要一座足夠大的酒莊來保證夠級別的生產,我們還打算發展葡萄酒旅游,吸引中國游客來此觀光。”
盡管波爾多的“中國莊主們”還只是極少數,但已成為葡萄酒業的熱門話題。這些“莊主”中一些是在中國或者東南亞擁有幾家公司的成功的集團,另一些是想在歐洲擁有“第二家園”以實現資產多元化的企業家。有些像臺商郭炎這樣的買家(郭炎分別于1997、2011、2012年買下波爾多右岸的Ch teau Haut-Brisson、Ch teau Tour Saint Christophe、Ch teau La Patache三家酒莊),把地產交給孩子打理,或者安排家人和信任的雇員全職駐派在酒莊工作。
能擁有一家法國酒莊始終被跨國產業投資者視為是身份的象征,而對于多數中國買家而言,只有波爾多的產業才夠檔次。
10年來地價的最低點?
“波爾多被看成是世界葡萄酒之都,”葡萄酒專家同時也是Vineyard Intelligence 地產咨詢公司的老板亞歷山大·霍爾(Alexander Hall)告訴我們,“酒莊的私人買家希望能擁有一個帶葡萄園的第二家園。波爾多作為一個擁有諸多世界頂級名莊的產地,在中國對于希望展示自己成功地位的人來說是不二之選。”
法國地產經紀公司Maxwell-StorrieBaynes的總經理麥克·貝恩斯(Michael Baynes)表示,大多數中國買家清楚現在波爾多酒莊處在價格不景氣的時候,正是買入的良好時機。他告訴我們,波爾多兩海之間(Entre-Deux-Mers)產區一座擁有葡萄園的酒莊,現在的售價大概是12000-15000歐元/公頃,與2010年最低的售價齊平。
現在賣15000-25000歐元/公頃的酒莊在10年前可能要賣到25000-40000歐元/公頃,他補充說,“現在是10年以來地價的最低點。這意味著待售的酒莊的供給很強勁,目前的價格也相當合理。中國和東南亞投資者的資本穩住了市場。”他繼續強調,盡管現在還沒有漲價,價格預期兩年之內就會上漲。
貝恩斯表示,目前他手上有12個進行中的“嚴肅的談判”,中國買家正在跟波爾多酒莊主談。真正達成交易可能最多需要12個月的時間,他解釋說,“中國人喜歡做研究,而且詢問很多的信息。他們也很喜歡討價還價。”
根據市場里的地產經紀商們提供的信息,投資者通常希望酒莊的售價在1000萬歐元以下,對中國買家而言開價在500萬到800萬歐元之間。而且隨著生活方式和長期資本增值越來越被看重,他們認為中國在波爾多投資的核心原因還是生產葡萄酒。
“收購酒莊最常見的要求就是看葡萄酒產量,”貝恩斯說,“買家在尋找能生產出一定品質葡萄酒的莊園。他們通常擁有能銷售一定數量葡萄酒的市場,每年超過10萬瓶,所以希望能有一家酒莊來滿足這個數量的需求。”
克萊蒙·杜阿梅爾(C lém e n t Duhamel)是一家總部位于北京的房產經紀公司Oscar France的經紀商,他說他的公司從今年初才開始跟一些潛在的酒莊投資者一起工作。“但是我們已經收到一定數量的意向,要收購10-30公頃、預算在5百萬歐元左右的酒莊,最好能帶一個小的城堡。客戶打算先從小的酒莊開始試試水,如果證明是不錯的投資,他們會有更大的動作。”
中國買家也在澳洲獵人谷(Hunter Valley)、美國加州納帕谷(Napa Valley)收購了酒莊,其中包括2011年香港高銀金融集團以4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的納帕谷斯隆酒莊(Sloan Estate)。
地產經紀商們相信,面對今年中國形勢的變化和放緩的經濟增速,中國的富人希望擴張他們的資產。“地產是海外投資的一種方式,”杜阿梅爾表示,“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感到緊張。”
頂級名莊只是時間問題?
對于很多的潛在中國買家而言,葡萄酒生產對他們當前的生意也是一種補充。
重慶美心集團是一家重慶的門業公司,最近建立了Bevoutlets公司,進軍食品和飲料零售業務。美心的領導層也像寧夏紅的張金山一樣,決定在波爾多購買酒莊來保證葡萄酒的供應和質量。
“法國酒在中國很受歡迎,但是有很多假酒。為了在保證品質的同時降低成本,我們決定投資一家法國酒莊。”美心集團的國際外事部的鄒經理告訴記者。
這家公司在尋找一家擁有城堡及外圍建筑的酒莊,這樣就能夠改造成中國和本地員工的住所。手握3百萬歐元預算的美心集團還在考慮中的一些酒莊包括:一座擁有5公頃的土地和15世紀城堡的酒莊,其中2公頃種植了梅洛(Merlot)葡萄,標價106萬歐元。還有一家12.5公頃標價220萬歐元的酒莊,城堡需要翻修。
貝恩斯表示,一些投資者的決策要素并不總是那么理性,“買家往往偏好童話里那種有塔樓的城堡,也喜歡法國式的田園環境。”
霍爾則表示中國買家還希望酒莊背后能有一個故事。如果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或者出產的葡萄酒曾經獲得過國際性的獎項,又或者曾在一些比如名人的婚禮的著名場合被選用,酒莊會更吸引人。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像拉菲(Ch teau Lafite Rothschild)、瑪歌(Ch teau Margaux)這樣的波爾多當地頂級名莊和中國的資本扯上關系。但霍爾表示,“這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的問題。”
一些地產經紀商對亞洲買家有可能對法國葡萄酒行業的核心個性造成侵蝕而擔心,但他們同時也強調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很多其他國家也在波爾多葡萄酒中留下過烙印,中國的莊主們在生產上進行了投入,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保持了當地的原班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