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效率和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企業對員工的要求越來越高,員工承受的壓力不斷加碼,水漲船高,員工在職場中呈現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導致員工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狀態低落,嚴重耗損和危害員工的心理、生理狀態,給企業與員工都帶來相當大的損失。企業也開始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很多企業都開展員工EAP服務。
企業員工的常見心理問題有:
1.員工心理壓力過大,工作負荷過重和工作要求過高,工作中人際關系處理不當,家庭與情感出現糾葛,自我內在認可度不高,都會給員工心理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大會引起很多生理、心理與行為的消極反應,比如容易疲勞,容易感冒,情緒低落,記憶力、創造性下降,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下降。
2.職業枯竭,也稱職業枯竭綜合癥,職業枯竭的人對工作失去熱忱,對自己職業缺乏基本興趣,情緒低落,消極怠工,在生理與心理上出現精疲力竭和身心憔悴的癥狀。
3.突發性心理危機:由于企業裁員、公司并購、員工過勞死或者員工自殺等突發性災難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機問題,導致員工產生彌漫性的心理恐慌。
4.因情感與家庭導致的情緒問題。因感情、婚姻、家庭產生的情緒問題和心理張力遷移到日常工作中,往往會嚴重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狀態,是影響員工壓力和情緒的重要因素。
5.因職業角色引發的心理問題。職業往往要求我們扮演一個固定或者相對穩定的角色,如警察,教師,經理,服務員等,而長時間的職業角色扮演帶來的心理問題,產生職業角色與生活角色轉換困難,引發家庭矛盾或人際矛盾,或者產生角色掙扎,職業角色與內心自我的角色沖突不甘心扮演這個角色,而為了生存不得不扮演這個角色,產生自我認同危機,非常痛苦。
上述的這些問題往往具有顯性與隱性的特點,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與人力資源工作或者企業EAP負責人需要及時的發現處理,可以使員工與企業的損失減低到最少。
及時有效的識別員工的心理問題:
一、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在入職前或定期先對員工進行一個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建立員工的心理檔案,并評估員工的心理健康承受能力與水平。
二、管理人員或者負責人員也可以從一些指標與信號來識別,并同時及時反饋給相關的負責部門。
1.工作的指標:工作效率的持續下降,工作狀態明顯低落;
2.情緒的指標:沖動性,突然性的情緒爆發;長期低落陰沉的情緒,無精打采;
3.人際關系指標:人際關系持續惡化,易與人發生沖突,或者非常自閉;
4.身體指標:偏頭痛,經常性的疲勞,經常性的身體不適等軀體化疾病頻繁發生;
5.外在的習慣:毫無節制的抽煙、喝酒等等。
通過前期的調查與識別指標,我們可以識別有心理問題的員工,對于有健康隱患的員工及時干預與幫助。
從宏觀上,可以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制度上和組織上的改革,減少員工心理問題的誘因。
從微觀上,主要針對員工個人,針對個體的具體問題,積極進行心理干預,提供心理支持與幫助,對于超出援助范圍的,可以推薦他們去看專業的心理咨詢,尋求專業的幫助,及時有效的進行調整。
從員工的角度來說,心理健康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為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員工需要增強自身的職業適應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學會對自己進行壓力管理和心理健康調節,構建自己的社會支持圈,尋找適合自己的心理調節和放松方式,做一個相對健康的人!
何謂“EAP”
據報道,中國每天會產生 5000 個職業病人,在一項針對 IT 行業 2000 多名員工所做的調查表明,有20%的企業員工壓力過高,至少5%的員工心理問題較嚴重,75% 的員工認為他們需要心理幫助。員工的職業壓力與心理健康以及對企業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受到關注。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直譯為員工幫助計劃。它是由組織為員工設置的一套系統的、長期的福利與支持項目。通過專業人員對組織的診斷,以及對員工及其直系親屬提供的專業咨詢、指導和培訓,幫助解決員工及其家庭成員的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提高員工在企業中的工作績效。EAP目前在國外發展成熟,企業越來越關注員工的壓力管理、職業心理健康、職業轉換、職業生涯發展,網絡應用等問題,EAP在不斷的研究應用中逐漸形成一套科學的理論和技術。目前國外EAP的發展在我國正基本處于起步階段。完整的EAP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是減少或消除不適當的管理和環境因素;第二是情緒、行為及生理等方面癥狀的緩解和疏導;第三是改變不合理的信念、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