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對明石大佐的評論是:“沒了乃木大將,旅順也能拿下;沒了東鄉大將,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但沒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決贏不了日俄戰爭。”
1905年,地跨歐亞大陸的沙皇俄國竟奇跡般地敗在小小的日本手中。直到今天,許多人仍熱衷分析其中的因果得失,但惟獨忽略一個關鍵性人物:日本駐俄國武官明石元二郎大佐(AkashiMotojiro),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曾驚嘆于他的活動能量,稱其為“堪比20萬大軍的人'’??墒?,明石元二郎至死都竭力隱瞞這些事情,因為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諜報與策反,甚至將自己的策反工作搞到俄國革命家列寧身上。最近,俄羅斯《軍火庫》雜志披露了其中的詳情。
讓人看走眼的“木瓜”
1865年,明石元二郎出生在福岡藩的一個武士家庭,其父助九郎是一個狂熱的倒幕勤王分子,在兒子才兩歲的時候,助九郎遭到德川幕府追捕,遂剖腹自殺。1868年,倒幕運動獲得勝利,日本進入明治維新時代。作為倒幕烈士的遺孤,明石一家獲得優撫。1878年,年僅13歲的明石元二郎進入日本陸軍幼年學校,1894年赴德國留學,1901年任日本駐法國公使館副武官。
明石在士官學校時,因為他的樣子長得呆頭呆腦,所以同學送了個“木瓜”的綽號。明石秉性詼諧,過于愛搞惡作劇,有時新下發的軍服也被他抽的香煙燒得到處是窟窿,往往招致教官的反感和訓斥。他曾戴著剛剛買來的新手表跳進澡堂里,第二天只好再去買一塊同樣的手表,可是又在洗臉池里被浸濕,第三次又去買手表時,店老板干脆回答:“我這里沒有賣給你這種人戴的手表?!?/p>
在注重細節的日本軍人看來,明石元二郎絕對是一個馬馬虎虎的人,日本陸軍大將山縣有朋在主管士官學校時就曾斷定明石“將來能指揮一個中隊就不錯了”。顯然,山縣有朋完全是看走眼了,明石的頭腦和思考在士官生中無疑是出類拔萃的,他在制作圖表、高等數學演算方面的成績無人可比,這些都為他后來建功立業提供了技術保障。
謀略至上
1902年,明石元二郎作為駐俄公使館副武官,來到彼得堡。那個時候,日本舉國上下都把俄國當成頭號備戰對象,明石在彼得堡工作,絕不僅僅是例行外交禮節事務。他認為要想斗倒俄國,必須先掌握敵情。明石雇了_一位俄國老大媽操持家務,并找了一位名叫謝爾蓋的大學生做家教,教自己說俄語。半年以后,明石就能操一口流利的俄語交談了。
通過搜集各方面情報,明石元二郎發現沙俄表面上看不可一世,實則內部充滿了尖銳的民族矛盾,被侵占的芬蘭、波蘭及高加索等民族都試圖掙脫沙皇的魔掌,而沙皇尼古拉二世則習慣用“以夷制夷”的手法進行壓制,當波蘭人起義時,就讓高加索山民組成的軍隊去鎮壓,當猶太人反抗,則讓芬蘭騎兵去鎮壓。明石得出結論:“日俄一旦開戰,日本光靠武力是斷不能取勝的,除非運用謀略,從內部動搖其統治,才有一線生機?!?/p>
1903年春,沙皇統治下的芬蘭爆發革命,從家庭教師謝爾蓋嘴里聽到消息的明石元二郎希望見到芬蘭獨立黨領袖科尼·齊利阿庫斯(Konni Zilliacus),并特意跑到赫爾辛基轉了一圈,但什么收獲都沒有。當年冬天,一個叫巴洛克·德卡蘭達的奧地利情報販子求見日本公使粟野慎一郎,公使因其沒帶介紹信而拒絕接見,讓秘書打發來人離開。但秘書的俄語和德語都說得很蹩腳,不得不找明石元二郎幫忙。經過交談,明石興奮地發現,此人提供的情報中有包括芬蘭獨立黨的內容,便自己掏錢買下情報。從此以后,德卡蘭達經常拿情報來供明石元二郎挑選,雖然都不是什么重要情報,但有幾份是明石感興趣的——德卡蘭達的情報證實,齊利阿庫斯隱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尋找芬蘭盟友
1904年2月6日,孤注一擲的日本對停泊在中國旅順口的俄國艦隊進行偷襲,日俄戰爭拉開序幕。沙皇也希望通過這場戰爭轉嫁統治危機,決定通過對日戰爭來消除國內方興未艾的革命運動??蓯旱氖牵@場強盜間的戰爭卻在苦難的中國領土上進行。
2月27日,日本駐俄使節作為敵僑被俄國政府驅逐到瑞典斯德哥爾摩。當時,日軍機動兵力只有30萬左右,俄軍卻有120萬,日軍還得跨海作戰,明石元二郎深感必須抓緊行動。當時,歐洲各國均視俄國為“野蠻專制制度”的象征,因此普遍希望日本能教訓—下俄國,中立國瑞典盡管受到俄國的高壓,但私下卻對日本外交人員表示好感,放任其四出活動。明石元二郎覺得這是個好兆頭,便更積極地尋找反對沙皇的革命者,尤其是齊利阿庫斯。
3月5日傍晚,齊利阿庫斯的秘書西里亞克斯主動給明石元二郎帶來口信:“明天上午11時,有一輛密封馬車停在飯店門口,請你不要說什么,只管坐上去?!贝稳赵绯?,明石元二郎裝扮成工人模樣,在風雪中鉆進馬車。馬車來到郊外的一幢別墅里,一進入地下室,齊利阿庫斯已久候多時。
明石元二郎被豪華的客廳所震撼,原來齊利阿庫斯既是一位革命家,也是一位百萬富翁,這里是他的秘密住宅。明石吃驚地發現,客廳墻壁上掛著一個鏡框,里面鑲著沙皇尼古拉二世簽署的捉拿齊利阿庫斯的通緝令,鏡框右邊掛著日本明治天皇的畫像。明石元二郎問主人這是什么意思,齊利阿庫斯滿懷信心地說:“俄國疲于應對與日本的戰爭,這對芬蘭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p>
雙方展開會談后,明石元二郎提出芬蘭獨立黨在俄國國內展開革命行動,并向日本提供軍事情報,他的理由是即使俄國戰敗,也只是沙皇專制制度的崩潰,而不是俄國的滅亡,而戰敗所引起的革命卻能給芬蘭帶來獨立機會。齊利阿庫斯愿意同日本合作,但對提供軍事情報一項卻表示為難,因為一旦暴露,就會影響芬蘭獨立黨的聲譽。經過商談,齊利阿庫斯做出折中的決定,由瑞典陸軍參謀阿米諾夫上尉作為中間人,由他將芬蘭獨立黨掌握的情報轉交給日方。
在參加對日作戰的俄軍中,芬蘭籍軍官占了很大份額,他們往往“身在曹營心在漢”,巴不得俄軍失敗,因此芬蘭獨立黨一來鼓動,他們便將俄軍調動的諸多細節泄露出來。很快,明石元二郎的諜報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從斯德哥爾摩到日本廣島軍事大本營的電報線成為最繁忙的線路。日軍靠明石元二郎的幫助,精確計算出俄國海軍東援的準確路線和到達時間,這為日本聯合艦隊全殲俄國海軍提供了巨大幫助。
在此期間,明石元二郎發現的一個細節也幫助日本軍部彌補了一個情報漏洞。原來,日本軍部盤算俄國人苦心修建的西伯利亞鐵路是個單行線,從歐洲向遠東運送部隊的貨車要返回的話,必然占據鐵路線,因此俄國向遠東運兵的節奏不會很快。然而,明石元二郎從芬蘭人手里得到的情報是:俄國將部隊輸送到遠東后,就把貨車脫軌,就地燒毀,這樣西伯利亞鐵路就變成只從歐洲向遠東運輸的單程,照這樣輸送援軍和物資的速度,俄軍能在很短時間內集結起足夠多的反擊力量,因此日本軍部緊急修改作戰計劃,加快對旅順口等餓軍據點的攻擊,并十萬火急地催促明石盡快開展各種活動,在俄國國內煽動暴亂。
靠賭博撈經費
要煽動暴亂,沒有錢是玩不轉的。明石元二郎向國內要求100萬日元的活動經費。明石的申請在軍部看來無異于獅子大張口,日本陸軍大將大山巖(即日俄戰爭期間的日本陸軍統帥)覺得明石元二郎一定得了神經病,對他的請求置之不理。
面對上級“既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的吝嗇態度,明石元二郎只好通過一些“歪門邪道”籌措活動經費辦法。他在斯德哥爾摩的高級賭場觀看了半小時的輪盤賭,就利用自己掌握的高等數學知識計算出彩球轉一圈后下一次應該轉到數字,果然大獲全勝,贏得盆滿缽滿。明石轉戰斯德哥爾摩各家賭場,令當地賭場老板們叫苦不迭,老板們找到明石元二郎,請他高抬貴手,并答應為芬蘭革命者捐助一筆巨款,條件是今后明石元二郎再來賭場的話,就“只能看,不能下注”。有意思的是,在日本軍界,能夠運用高等數學解開輪盤賭玩法的只有兩個人,另一個就是1941年偷襲美國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
有了錢,明石元二郎從瑞士和德國軍火商手里買來一批左輪手槍、步槍和炸藥。由于俄國秘密警察監視得很嚴,武器運進俄國非常困難,于是明石將這些武器先轉運到荷蘭鹿特丹的日本高田商會代理店,由它出面雇用兩條外國貨輪。其中一艘名叫“約翰·克拉夫頓”號,日本人將其偽裝成英國船,經波羅的海駛往芬蘭海岸,船上裝載1.6萬支艾特索式步槍、3000支左輪手槍、300萬發子彈和3噸炸藥。1905年8月,當“約翰·克拉夫頓”號抵達距彼得堡僅150公里處的芬蘭維堡水域時,當地炮臺突然交火,將船只扣押,后來明石花錢買通了俄國炮臺司令,才把武器要回并最終送到起義者手中。運軍火的第二艘貨輪叫“天狼星”號,上面裝有8500支長槍和120萬發子彈,它穿越黑海,于1905年12月順利駛達格魯吉亞海邊,交給格魯吉亞社會聯邦革命黨首領格奧爾基·杰卡諾佐夫。
對于明石所購武器的具體去向,經辦人齊利阿庫斯做過詳細記載:其中1000條槍給了俄國社會革命黨,5000條NT高加索造反者,8000條到了芬蘭獨立派手中,5000條給了波蘭民族主義者。
妄圖幕后控制布爾什維克
除此以外,明石通過齊利阿庫斯的斡旋,試圖在俄國建立反對黨聯盟。齊利阿庫斯率先向19個俄國政黨發出邀請,但只有社會革命黨在內的8個黨派給予響應,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等黨派都拒絕參加。1904年10月1日,俄國反對黨聯合大會在巴黎舉行,但會議并沒有就聯盟達成一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各黨人士在齊利阿庫斯身后隱約看到日本間諜的身影。
過了數月,共商聯盟一事再被提起。這一次,倡議召開立盟大會的不再是被人看穿的齊利阿庫斯,而是彼得堡東正教大牧首加邦。1905年1月9日,旅順口被日軍攻克的消息傳來,加邦率領憤怒的民眾向沙皇請援,要求結束戰爭,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沙皇衛隊的大屠殺,這就是著名的“流血星期日”。1905年4月,立盟大會在日內瓦召開,盡管齊利阿庫斯仍在為明石效力,但他這次沒有出席會議。
日內瓦會議比巴黎會議更有代表性,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都參加了,列寧還親自到場參會。但列寧很快就離開會場,因為他確信會議宗旨不符合他的原則路線。在《起義的戰斗協商》一文中,列寧就曾明確闡述過自己的觀點。換句話說,列寧雖然贊同反對沙皇的力量采取一致行動,但并不贊成借助外國間諜來把它們聯合起來。
總之,列寧從未與日本間諜合作。盡管如此,在日本間諜大肆挑唆下,俄國各地的暴動已不可收拾。芬蘭獨立黨影響的一支部隊為阻止軍火運往遠東,競炸毀鐵路。波蘭獨立領袖德姆斯基號召在前線的波蘭士兵掉轉槍口,向俄國長官開火。波羅的海沿岸和外高加索也發生襲擊沙皇警察局、暗殺貪官污吏的活動。在莫斯科,反戰示威波及到軍隊,拒絕出征的預備役士兵與哥薩克騎兵發生沖突。1905年1月19日,沙皇尼古拉二世來到涅瓦河邊,主持一年一度的河祭活動,祈禱剛剛完畢,祝福的禮炮齊鳴,就在那一瞬間,從彼得·保羅要塞飛來一發實彈,在尼古拉二世附近爆炸,彈片就落在沙皇的腳邊……
面對無法收拾的國內局勢,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同意與日本媾和,而當時俄國陸軍在滿洲還有幾十萬大軍,繼續對日本構成嚴重威脅,倒是日本已打得精疲力竭,急需一條迅速擺脫戰爭的捷徑。日俄停戰后,1905tg9月11日,明石元二郎接到回國的命令。這時候,明石元二郎的秘密活動經西方媒體披露,已鬧得沸沸揚揚,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驚嘆:“(明石元二郎)將日本陸軍所干的事全干了。他是本世紀中最可怕的一個人。”回國后,明石元二郎晉升為上將,他所撰寫的《暴動的指南》一書成為日軍中野間諜學校的教材。日本人對明石大佐的評論是:“沒了乃木大將,旅順也能拿下;沒了東鄉大將,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但沒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決贏不了日俄戰爭。”有意思的是,1906年,彼得堡的沙皇反間諜機關也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名為《革命內幕·靠日元發動俄國武裝起義》,里面詳細公布俄國政府掌握的日本間諜顛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