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是童年的溫馨記憶,它是公認的環境指示物種,光怪陸離的城市夜空,星星黯然失色,螢火蟲漸行漸遠。
一個孤獨的背影,追尋忽明忽暗的熒光,他發現了什么?
在中國,素有“火爐”之稱的南京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降水量1106.5毫米,夏季最高氣溫有時高達40℃,一般也在35℃左右,對于人類相對濕熱的環境,卻是孕育螢火蟲的絕佳溫床。
可是,雖然這里的自然條件很合適,但在現代文明的侵擾下,這座發達的大城市里已經很難看到螢火蟲的蹤影。因此,每一次發現螢火蟲的線索都是不可多得的,非常珍貴。這次,付新華是接到南京一個螢火蟲愛好者發來的照片,特意到南京紫金山來尋找螢火蟲。
付新華,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中國內地首個研究螢火蟲的博士,發現并命名雷氏螢、武漢螢、穹宇螢、泰山螢、中國螢等多種螢火蟲。破譯了雷氏螢的閃光交流語言,開發了螢火蟲閃光信號記錄、分析模擬系統。
追尋螢火蟲的不只付新華,一次偶然的機 會,大二學生戴戴在紫金山見到了發光的飛蟲,身為環保志愿者的她立即通知了付新華。
戴戴:我從小就喜歡螢火蟲 ,小時候在家也看到過 ,這幾年一直在追逐螢火蟲。今年夏天在南京,很意外地發現很大一批螢火蟲, 馬上就跟付教授聯系上了。帶付教授到山上來,希望能夠看到我觀察到的那個景觀。
紫金山位于南京東部,其主峰高度不到500米,雖然稱作山,可按照地理學概念屬于丘陵,位于城市中的一座丘陵,戴戴看到的發光的飛蟲會是螢火蟲嗎?付新華不敢確定。(圖1——1 圖1——2)
登山時間在8月3日下午6點鐘,戴戴憑記憶帶著付新華和南京的環保志愿者由紫金山東側山腳上山,向上一次看到螢火蟲的地點前行。(圖2)
付新華:路邊不會有螢火蟲,因為會有路燈的光干擾。往里可能會有一些。這是第一次對紫金山進行細致的科學考察。看今天晚上有沒有令人振奮的發現。
大約步行了1000多米,渡過一條小溪,已經接近戴戴看到螢火蟲的地點。這時,付新華隱隱感到這里極有可能聚集著成群的螢火蟲。
付新華: 剛才上來時,觀察周圍環境,森林非常茂密,樹比較高大,還有溪流,濕度也比較大。根據我的經驗,這里應該會有螢火蟲,而且數量會比較大。七點十分以后,會有第一只螢火蟲起飛發光。
螢火蟲屬鞘翅目螢科昆蟲,卵、幼蟲、蛹及成蟲都發光。求偶期那溫柔而優雅的閃光是螢火蟲的綿綿情話,然而浪漫總是短暫的,成蟲的壽命一般只有五天到兩個星期,這段時間主要為交尾繁殖下一代。雄性螢火蟲翩翩起舞,閃閃發光以吸引異性,雌性螢火蟲則停在葉上等候。當雄蟲的發光信號打動了雌蟲,害羞的姑娘就會以發光來作為回應,此時的小伙子便會勇往直前,完成交配。雌性螢火蟲選擇配偶非常謹慎,甚至可以說苛刻,因為它們一生只能交配一次。而交配完成后的雄性螢火蟲則拍拍翅膀,一閃一閃地再去尋找它的下一段美麗邂逅,
螢火蟲大多于夏季在河邊、池邊、水田這樣相對濕度較高的地方出現,這種貌似常見的昆蟲,其實對生存環境有著極高要求。那就是水不能被污染,也不能有燈光污染。因此,科學家通常把螢火蟲稱為“生態指示物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工光源日漸照亮每一個角落,農藥的過度使用,水污染造成環境整體惡化以及外來物種的入侵,這些都給螢火蟲的生存帶來巨大沖擊,精靈般的螢火蟲逐漸從人們視線里消失,悄悄地躲到了大山深處。
付新華和環保志愿者所在的這片區域,符合螢火蟲生存的自然條件,現在,暮色已臨,付新華做好了迎接螢火蟲的準備,但是,它們會如期而至嗎?
夜幕降下,樹林里漆黑一片,只有付新華的頭燈發出微弱的光,向深處走了沒多遠,突然,付新華出人意料地用手抓到了一只螢火蟲。(圖3)
能看出它是什么品種嗎?
付新華:這是端黑螢 ,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種類 ,湖北、安徽、江蘇等省份都有這個物種、
能目測它是雄性還是雌性嗎?
付新華:它是雄性。這很好區分,第一,它的復眼非常大;第二,最主要的特征是它腹部有兩節發光器,是中隊長兩道杠,雌性是小隊長一道杠,而且雌性的眼睛比較小。
終于發現了螢火蟲,大家異常興奮,接著的情況讓付新華更有信心。
付新華:在這里發現了一窩螞蟻,有些螢火蟲是以吃螞蟻為主的,估計這邊有不少螢火蟲。
再向樹林深處走去,眼前的一幕讓付新華呆住了。
流螢飛舞,在樹叢中,在草坪上。遠離城市的喧囂,夜空再次被螢火蟲點亮。(圖4——1)(圖4——2)



付新華 :螢火蟲現在很多,越來越多,有很多在飛。它們全是雄性,出來發光是為了尋找雌性,求偶、交配、繁殖。看那邊相當多,到處在飛,像一個個小燈籠一樣。
我每次出來,第一是尋找,第二是弄清楚種類,然后再研究它求偶的這套語言, 就是用閃光交流的信號。
它們如何繁衍生息?它們的天敵是什么?
在我國境內生活著100多種螢火蟲,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陸生的,只有少數是水生的。螢火蟲是變態性昆蟲,它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當卵發育成幼蟲,它就具備了發光的能力,這種光,是熒光素在催化下發生的一連串復雜生化反應,而光是這個過程所釋放的能量。螢火蟲幼蟲期占了生命中一半多的時間,這段時間它的主要任務就是捕食,淡水螺、蝸牛都是它喜歡的美食,吃和防止被吃是螢火蟲幼蟲的主要生活內容,青蛙、蜻蜓和蜘蛛是螢火蟲的天敵。(圖5)
這時,一只被愛情沖昏了頭腦的螢火蟲一頭撞在蜘蛛網上,蛛網受到沖擊后的震動給了不遠處的蜘蛛一個信號,蜘蛛沿著蛛網迅速爬了過來,這一切發生在短短的幾秒鐘之內,就在蜘蛛準備大快朵頤之時,也許是心太急,它的兩只前爪沒有抓住落網的螢火蟲,相反推了一把,幸運的螢火蟲逃脫了,于是付新華把這只螢火蟲收入囊中。(圖6)
除了捕捉螢火蟲回去鑒別種類,收集螢火蟲的閃光信號也是付新華每次野外科考的重要工作內容。
付新華:我現在準備的是一套自制的用來拍攝螢火蟲閃光信號的設備,每種螢火蟲的閃光信號是不一樣的,所以要記錄每一種螢火蟲的閃光信號。研究閃光信號的作用,主要是要通過熒光頻率改變,研究雌雄螢火蟲之間是如何求偶的 以及雄性螢火蟲之間是如何競爭雌性螢火蟲的。
付新華收集的這些閃光信號將通過特殊的脈沖分析軟件數據化,再由一套仿真模擬設備輸出,模擬螢火蟲的發光信號吸引異性螢火蟲,通過對方的閃光應答研究螢火蟲的發光機制。(圖7)
在城市里面有這么大的一個種群,在中國實屬罕見。紫金山螢火蟲的發現如沙漠綠洲一樣讓學者感到振奮,這是付新華近年來在城市中找到的唯一相對完整的螢火蟲聚集區,但是在返程途中,他還是感到了一絲憂慮。
當螢火蟲越來越少,世界將變成怎樣?保護螢火蟲,我們人類能做些什么?
付新華:螢火蟲的減少,是告戒我們的一個信號,現在環境已惡化到一個很嚴重的狀態。我走訪過很多中、老年人,都說小時候螢火蟲滿天飛,現在為什么基本看不見,或者很少了?說明生態系統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
南京紫金山科考,付新華滿載而歸,通過對捕獲螢火蟲的研究發現,目前南京紫金山地區至少生活著端黑螢、未知窗螢和黃脈翅螢三種螢火蟲。
付新華:南京雖然是一個比較發達的城市,但是因為紫金山山體比較大,比較封閉,它的植被非常發達,樹木的茂密程度高,再加上沒有很多路燈,山體比較濕潤,有天然形成的小溪,環境不錯,所以螢火蟲很多
螢火蟲是蝸牛、鼻涕蟲等軟體爬行動物的主要捕食者,2004年到2006年,河南的農業產區曾遭受了蝸牛的大面積危害,主要原因就是螢火蟲的消失。目前我國螢火蟲正呈現從南向北加速消亡的態勢,其中新疆、青海、寧夏等省份已經很難再采集到樣本。而這次南京紫金山發現的大規模螢火蟲種群讓人覺得振奮,同時也再次印證了,優越的城市自然環境還是可以和螢火蟲共處的。保護水資源,減少光污染,保護環境,就能留住螢火蟲遠行的腳步,真期望我們的孩子們能有機會在充滿螢火蟲柔光的夏夜中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