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宅女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少外出,盡量降低各種支出,但是他們也需要正常生活,于是電子商務這種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的新型方式,在經濟如此蕭條的時候卻是紅紅火火、百花爭艷。
“女人裙子越短,經濟越繁榮;裙子越長,經濟越蕭條。”在經濟繁榮時,男人壓力小,荷包鼓脹,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常左顧右盼,欣賞美女。女人得到了贊許的目光,裙子就越穿越短。經濟蕭條時,男人壓力增大,收入減少,下班后直奔回家,無心賞春悅目,美女走在大街上無人回頭激賞,裙子也就越穿越長。
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喬治泰勒在1926年提出的裙擺指數(hemline index),這種理論認為女性裙擺長度變化能夠預測宏觀經濟的走向。
世界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失業率高企。人們收入大降,逛街消費大把花錢的機會聚降,宅在家里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經濟蕭條還導致了很多大學畢業生“畢業即失業”,這也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宅男宅女群體。再加上網絡興起,電商擴軍。宅在家里的人越來越多,這就讓“宅經濟”應運而生。
宅男宅女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少外出,盡量降低各種支出,但是他們也需要正常生活,于是電子商務這種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的新型方式,在經濟如此蕭條的時候卻是紅紅火火、百花爭艷。
從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第一批電商企業成立,到如今電商行業一片繁榮,中國電商經歷了十幾年的歷練。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中顯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國內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已達38780家,比2008年的10540家,增加了28240家,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則達到了3.5萬億元。
各電商在近幾年間,先是跑馬圈地,擴大營銷范圍,再創造自主品牌,從中得利,甚至將觸角伸到物流等領域,以減少支出。在一番亂戰,淘汰了實力弱小的企業后,電商界更顯繁華。
電子商務最大的優勢是價格低,因為減少了中間環節的眾多費用。也因其價格優勢,在經濟蕭條時期,發展日益迅猛。如今,你幾乎可以在網絡上買到任何你想要買到的商品,價格更低廉,送貨到家,省時省力等等這些優勢也使得宅男宅女們形成了“新小農經濟”。
傳統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新小農經濟則是通過網絡就可以滿足生活需求的一種自我循環。
電子商務充分地滿足了日益龐大的宅男宅女群體的各種需求,同樣的貨品以更便宜的價格銷售,是電商最具其吸引力的一點。相對而言,實體店鋪租金價格昂貴,維護費用高等問題導致其逐漸萎縮,傳統商業模式遭到了巨大沖擊。
金融危機沖擊之下,美國商業中心的商家紛紛撤店,空置率一度達到13年來最高點。閉店浪潮同樣席卷馬德里,曾經被認為是馬德里地區位置最好的商業中心之一的Avenida M40商業中心,在2010年年初宣布破產。
全球最大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零售集團百思買在2011年2月22日突然宣布將關閉其在中國內地的9家門店,同時關閉位于上海的零售總部。雖然百思買揚言絕不放棄中國市場,但是對于它的卷土重來,卻是無人看好。
美國最大辦公用品零售商史泰博在2012年9月份宣布,減少實體店鋪面積,增加在線和移動部門的投資。公司計劃于2012財年結束前,關閉歐洲45家店面和部分遞送業務。在2015財年結束前,削減大約15%的北美店面營業面積。
全球領先的家居建材用品零售商家得寶,在成功登陸中國后,不僅沒有擴張,反而逐年收縮,在今年更是傳出“關閉在華所有門店,全線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但仍有傳聞說,家得寶并非撤出中國,而是與京東商城合作,轉戰中國線上市場。家得寶方面也表示,將以專業零售店和網上銷售的雙重形式出現。
宅經濟時代,傳統商業如何應對經濟蕭條:一是要與時俱進,參與到電商大戰中來;二是要以己之長,攻電商之短。
傳統商業較之電商最大的優勢是消費體驗,現實的感覺是虛擬網絡無法匹及的。這種體驗感不僅包括了客戶對產品的體驗,同時也包含了更多的服務。增加并強調體驗感是傳統商業戰勝電子商務的最好途徑。
經濟蕭條,宅男宅女人數激增,同時推動了電商的發展。滿足宅族們的各項需求,拓寬商業渠道,成為傳統商業抵擋經濟寒冬的一個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