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繁復易,做簡單難。
這是一個管理模式滿天飛的時代,有的企業家讀完EMBA,亂花漸欲迷人眼,反而不知道該怎么做企業了,原因是什么?
絕對不是企業家認識淺薄,缺乏定力,而是忘卻了管理的本質到底是什么。管理,說白了一句話,就是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以獲取更好的效益。一個初創企業的管理者,為了生存,直奔效益,沒有那么多窠臼,往往把企業管理得很好;一個長大了的企業,其管理者往往被冠之以企業家的頭銜,這時反而把企業管理得毫無生氣,疲態盡顯。由此看來,興也管理,衰也管理,管理在企業的興衰過程中總是難逃干系。但,一個好的管理究竟應該是什么樣子?依作者的觀點,就四個字:貴在簡單。
簡單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境界。蘋果手機僅憑一種機型就可以橫掃千軍,麥當勞也就是漢堡包加薯條,卻歷百年而不衰;中國有句古話,大道至簡。把管理簡單化實現起來其實一點都不簡單,但總還是有章可循,筆者試圖在這里進行詮釋一二。
首先,管理者不要過于追求完美。很多復雜的管理其實都源于管理者本身對自己苛責的結果,己所欲,施于人。人非機器,把管理的一條條無形的繩索捆綁住員工,那么員工的選擇就只能有兩個結果:一是想辦法掙脫;二是聽之任之任由擺布。或者犯錯或者變成提線木偶,人在企業里的建設性和主動性必將消失殆盡,還談何效能。所以管理者要學會容忍員工的不足甚至缺點,完全沒有想當然地像要求圣人一樣去要求員工,給他們空間,其實就是給企業留有繼續攀升的余地;
其次,管理制度要簡明扼要,切忌長篇大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管理制度對每一個企業都是十分必要的,但很多制度的制定者卻往往走進了誤區,冗長繁瑣,要點被無情埋沒。被管理者即便硬著頭皮去讀,結果還是一頭霧水。開宗明義、一針見血難道真有那么難嗎?其實是制度制定者為了顯擺自己的聰明使然,結果呢,適得其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絕非聰明人之所為也;
最后,管理架構要清晰,明確界定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關系。大企業病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互相推諉扯皮,沒有人去真正負責任。究其癥結,其實就是管理結構復雜化所導致。設想一個員工既要向部門主任匯報,還得聽從總監的差遣,說不定總裁還得派他一個臨時任務,對所有上級都要負責的結果就是一件事情也干不好。聰明的辦法就是每一個員工只要向頂頭上司負責就好,界定清楚這層關系并把其固化下來,綱舉目張,再大的企業管理起來都不難。
管理的出現,本質上是因為信任的缺失,如果在企業建立起一種信任的文化、尊重的文化,其實管理最后可以省掉,當然這也是一種理想狀態。如果我們還離不開管理,管理者至少可以做到一條,那就是讓管理簡單、簡單、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