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 班級合唱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8A-0095-01
合唱是小學音樂教學的內(nèi)容之一,深受學生喜愛。班級合唱教學是以班級為單位,結(jié)合相應教材內(nèi)容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的合唱教學和訓練。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小學班級合唱教學存在以下問題:(1)師生重視不夠。教師和學生往往忽視班級合唱教學的重要性,通常隨意地減去教材中的內(nèi)容。(2)教師素養(yǎng)不高。有的教師對新課標的內(nèi)容研究不透、理解不夠,在實際教學時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不能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教學;有的教師范唱不到位;有的教師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教學,把音樂學習變成了音樂欣賞……(3)方法指導欠缺。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對合唱方法和技能的指導。
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班級合唱教學呢?在此,筆者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吃透教材,用好教材,深入理解班級合唱教學
音樂教師只有對整個小學音樂教材比較熟悉,才能把握小學階段整體合唱教學的難易程度,在備課過程中充分剖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充分開發(fā)教材,做教材的主人。教師只有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才能合理地安排教學內(nèi)容。比如,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要使學生能用輕松、自然的聲音學唱相應的歌曲。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編排的各種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節(jié)奏、音名等音樂知識。到中高年級時,教材要求學生能使用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唱歌的聲音要保持在高的位置,教師可以選擇教材中的經(jīng)典歌曲,精講精練。
二、充分調(diào)動,激發(fā)興趣,有效設計合唱教學梯度
1.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愉悅地參與合唱
合唱是音準、聲音均要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的聲樂藝術。學生剛開始接觸合唱時,常常會出現(xiàn)跑調(diào)、高低音不分、聲部之間的干擾、節(jié)奏不準等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鋪墊工作,要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能愉悅地參與班級合唱。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柯爾文手勢訓練學生的音準,還可以讓學生在趣味情境進行發(fā)聲練習,在歌唱活動中提高音樂基本素養(yǎng)和歌唱技巧??梢愿枨髌返囊魳沸詾榍腥朦c,聽、唱、演融合,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突破合唱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能力。
2.精心設計,讓學生多層次感受合唱的魅力
合唱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音樂藝術表演形式。在一個班級里,有音準、節(jié)奏都好的學生,也有音樂素養(yǎng)不夠高的同學,學生的合唱能力參差不齊。在進行合唱教學設計時,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盡可能地做到“簡單事情重復做,復雜事情分開做”,要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目標,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組織教學。比如,從一年級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多聲部合作興趣,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多聲部演唱習慣,提高全班學生的合唱能力。
三、全員參與,因材施教,有效提高班級合唱水平
合唱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和表現(xiàn)能力,能幫助學生掌握各種音樂表現(xiàn)手段。而合唱教學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只有人人參與合唱活動,使合唱成為每一個學生的共同分享,才能促進每一個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合唱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歌曲《鴿子》時,教師如果單純進行二聲部的訓練,學生往往會感覺到枯燥、無味,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實際教學時,筆者請一半的學生唱歌曲的主旋律“有只小鴿子在窗臺,咕咕咕咕叫”,另一半的學生模仿鴿子的聲音“咕咕咕咕”地伴奏。在學生學會這首歌曲以后,再為歌曲加入配唱、輪唱、對唱、簡單和聲等多種演唱形式,為歌曲增添色彩。這樣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學得很投入,人人都參與到班級合唱中。
合唱是一門綜合藝術,是聲樂藝術寶庫里的一朵奇葩,也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合唱又是一種相互配合的集體藝術,是掌握音樂要素的重要途徑。如何進行有效的合唱指導,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小學音樂教師應重視班級合唱教學,提高合唱教學水平,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