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出了創建初中英語生態課堂的設想,提出對生態英語課堂教學的認識,闡明生態課堂的理念,并著重通過兩個改變探索創建生態課堂的方式。
關鍵詞:生態課堂;理念轉變;教法轉變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英語教學的要求。在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激活課堂,使教師和學生獲得雙贏,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構建一種“以人為本,以發展為本”的生態課堂成為實施新課程的必然要
求。筆者認為,構建生態課堂的關鍵是實現以下兩個轉變。
一、理念的轉變
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要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首先得駕馭好課堂,守住陣地,教師在思想上首先要轉變過來。教師自身的發展(專業成長、自我認知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成了一個核心問題,只有做好這個工作,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做好,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得到社會、學校與家長的認可。
其次,行動也要轉變,教師要夯實基本功,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學習新的現代化技術,為組織好課堂教學奠定基礎。教師良好的素質、獨特的個人魅力、鮮明的教學風格會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
二、教法的轉變
1.教材整合
在教材整合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要勤學習,多實踐,多交流,發揮團隊作用。教的歸宿和落腳點是學生的學。教師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里,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情感狀態、學習策略和興趣差異等,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做到以學生為本。現在的英語教材內容廣、詞匯量大、選材面寬、題材新,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教材,吃透教材,必要時可對教材進行適當整合,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例如,學到
7A Unit 6 Main task時,中心任務是發展學生關于衣服式樣、顏色和質地三方面的語言技能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求明確具體,如果照本宣科則如蜻蜓點水,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就不會得到實踐和提高,更不可能達到教學效果。我事先讓學生準備,當天穿上不同顏色、款式和質地的服裝到校。課堂上讓能力強的學生用本單元所學內容介紹自己今天所穿的衣服,然后讓能力弱的學生用第三人稱復述,學生們情緒高漲,表現出色。隨后趁熱打鐵,讓學生們為同桌設計一套衣服,涂上顏色,然后用英語把它表達出來。這樣做不但積極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鍛煉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2.講練結合
講和練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講是練的前提,練是講的基礎,講是練的結構完善,練是講的鞏固深化。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對課文內容進行優選,準確把握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向學生重點講解重、難點教學內容,并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重、難點知識,加深他們對重、難點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與技巧。在初三不定式區級公開課中,我大膽采用了這樣的方法:在上課初,我結合英語人機對話口語部分自然引出不定式,接著通過談論目前學生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呈現不定式的固定搭配。緊接著進行“warming up exercise”,根據剛剛呈現的不定式固定搭配,讓學生自由造句,自由發揮,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生便有話可說,課堂氛圍也很寬松。在練習中,我精選了各類選擇題、填空題和翻譯題,采用了小組合作、游戲接龍等形式,學生們反應迅速,學習熱情高,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對他們的表現給予過程性評價與即時評價,師生關系融洽,教學效果明顯。
3.注重信息開發,凸顯英語教學的時代性
教材各單元話題大多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同時向學生周圍的世界逐步擴展,既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引導學生探索身邊的世界。這些都是學生熟悉的話題,他們有話可說;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就能實實在在地說。我重視學生開口說的能力,組織課前一分鐘演講,鼓勵他們大膽地開口說。演講前,我為他們精心挑選出有話可說的話題。例如,學完9A Unit Ⅰ Star signs后,我要求學生做自我介紹。由于已學了不少描述人的性格的句型,學生完全可以加以模仿,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句子。通過談論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既能提高他們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又能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分享,在認知與情感上就會得到收獲。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這些教學方式的轉變旨在使師生之間互相協作、互相尊重,旨在使教學過程充滿多樣性、靈活性,從而讓課堂成為具有開放性、整體性和可持續性的良性的生態系統。
通過對英語課堂“生態”活動模式的構建,能有效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使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得到充分的發展,能較好地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能使我們的課堂成為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地方。
參考文獻:
[1]林華玉.中學教育整合模式[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2).
[2]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9).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潘家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