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以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為主要標志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中,從事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教育技術水平成為制約信息化教學推進的瓶頸問題,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日益受到關注。簡要分析了目前信息化教學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了信息化環境下開展教師培訓的方法和模式。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教師培訓;培訓內容;培訓模式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入,各高校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在以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為主要標志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中,從事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教育技術水平成為制約信息化教學推進的瓶頸問題:一是教師培訓相對于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二是教師培訓的觀念、內容和模式滯后。為了快速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其專業發展,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日益受到關注,各高校紛紛開展教育技術培訓工作,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同時在培訓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特別是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和培訓模式等問題成為影響培訓質量的重要
因素。
一、正確理解信息化教學的內涵
20世紀90年代,國際教育界出現了以信息技術(IT)應用為特征的發展趨勢,國內學者稱之為教育信息化現象,如果將教育信息化視為一個過程,那么這一過程發展到目前已形成了一種新的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學。如何正確理解信息化教學的內涵,是開展信息化教學培訓的重要前提。
信息化教學就是在信息化環境中,教育者與學習者借助現代教育媒體、教育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方法進行的雙邊活動。其特點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強調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教學內容具有更強的時代性和豐富性;教學更適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特點。信息化教學不僅僅是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對教學媒體和手段的改變,而且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整體教學體系的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我們可以從技術和教學兩個層面的特征來理解信息化教學。從技術層面看,信息化教學的特征可以歸結為數字化、智能化、多媒體化、網絡化、即時化五個方面;從教學層面看,信息化教學的特征主要為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情境虛擬化、學習個性化、教育協作化、管理自動化。
二、明確信息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是開展信息化教學的直接實施者,信息化教學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取決于學科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高低。因此,在信息化教學環境條件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成為我們開展信息化教學培訓的重要依據。
1.要求教師積極轉換角色
信息化教學環境中,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擁有者、傳播者,而是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管理者、輔導者和評價者,教學的設計者,學習環境的創立者,信息資源的建設者,知識的追求者和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2.要求教師具備優秀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不僅包括技術層面上的會使用各種信息傳媒工具獲取信息,還包括智力層面上的掌握信息處理能力和把信息技術融合到教學中的應用能力。
3.要求教師參與教學信息資源建設
教學信息資源庫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是教師的教學策略,它來自教師長期的教學實踐和豐富的教學案例,讓教師參與教學信息資源建設,能夠有力地促進教育信息化的進程。因此,每位教師在使用和享受教學信息資源的同時,都有義務和責任提供自己有價值的教學經驗。
三、信息化教學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培訓目標和培訓理念不明確
培訓目標是培訓工作的指南針,它調節控制著整個培訓過程。
目前,我們對于教育技術培訓的目的、意義及內涵的認識,只停留在技術的層面上,其中一個有失偏頗的看法,就是把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和傳統的信息技術等同起來,重視技術,輕視設計。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是要使教師具有教育技術素養,即具有運用教育技術的意識、能力與道德。其中運用教育技術的能力是指對有合適技術支持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與評價的能力,也就是有在合適技術支持的教學環境下進行教學設計,并有效地組織與實施教學活動的能力。
2.培訓內容和培訓模式不合理
教育技術培訓的內容大都延用專業教學的內容體系,與教師的現實需求不吻合,針對性、實用性不強,受訓人員興趣不高,效果不明顯。在培訓方法模式上,大多仍采用傳統的培訓和教學模式,即使結合了一些教育技術手段,也只是停留在媒體應用的初級階段,而沒有真正把教育技術應用融入教學的全過程。在培訓效果的反饋方面,基本上還沒有建立完整有效的評價方法。使培訓后的教師大多仍然懵懵懂懂,沒有學到什么東西,仍然不能真正領會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無法在教學實踐中較好地運用教育
技術。
四、在信息化環境下培訓方法和模式的探索
1.基于教師需求確立培訓目標
教育技術培訓的對象主要是在校教師,他們的主要特點是文化程度高,知識較為豐富,理解能力、自學能力較強。教師對于為什么要參加培訓,培訓什么,培訓內容如何與教學工作相結合等方面,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作出判斷,因需而學。所以,大多數教師在信息技術培訓時,都有一個預期目標,那就是帶著自身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與任務,期望培訓內容的實用,期望訓練教育技術的技能技巧,特別是期望以教育技術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如何設計、開發、應用、評價等具體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教育技術本身為中心開展培訓活動,可以說教師信息化培訓的過程就是一個以期望解決實際問題而進行的一系列探索與尋求解決的過程。因此,在培訓中,我們必須圍繞解決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和需求確定一系列培訓目標,這種以教師本身教學問題為中心的任務驅動訓練方式能大大提高受訓教師的培訓興趣與實踐能力。
2.基于教學應用選擇培訓內容
開展信息化教學培訓不僅在于給教師提供一個掌握教育技術的平臺,更重要的是使學科教師能將所學知識實施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具有較高的教育技術運用能力,綜合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更豐富的信息,以提高教學質量。所以,信息化教學培訓內容的選擇應該基于教學應用,應該與教育技術專業教學的內容有所區別。
(1)掌握信息化教學基本理論知識
包括教育技術的理論和應用、現代傳媒教學法、教學設計原理和方法等。基本理論知識的課時比重不宜過大,否則容易令教師感到厭倦。基本理論知識的授課可以通過聘請專家教授以專題講座的方式,向全體教師講述有關信息化教學的理論和發展趨勢及信息化教學對廣大教師能力要求等問題,使教師樹立信息化教學意識,從根本上認識信息化教學,消除潛藏在心里的對信息化教學的誤解,轉變教育觀念。
(2)掌握信息化教學技術與應用
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主要是指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特征和知識水平,選擇和正確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實現媒體的最佳組合,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3)掌握教學多媒體信息資源建設和網絡教學應用
信息化教學要求教師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自己的教學資料,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包括:計算機網絡的使用、網上信息搜索下載上傳、網絡課件開發、網絡課程建設和信息資源庫建設等。通過培訓,使教師具備信息搜索技能、信息選擇評價技能、信息處理技能、信息表達技能、網上協作技能、網絡課件開發和網絡課程制作技能等,建立教學信息資源庫,以促進教學。
信息化教學技術應用和網絡教學應用可采用校內培訓法,分批次將教師組建成教學班進行集中面授教學,注意講練結合,以教師的實踐操作練習為主,注重提高應用技能。
3.基于教學效果探索培訓模式
受訓教師的主要特點是文化程度較高,理解能力、自學能力較強,但信息素養以及教育技術的基礎參差不齊,鑒于這些特點,在課堂集中講授的基礎上設計一種自主學習模式,結合他們的工作實踐提出問題、澄清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種以“學”為主的模式,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學習的特點。
(1)提出問題
這是培訓的入口,由培訓教師和受訓教師共同參與,采用集中方式完成。首先,由培訓教師提出在教學實踐當中遇到的待解決
的共同問題,然后啟發受訓教師共同討論問題的實質,并探討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和途徑,受訓教師可以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進行
討論。最后,由培訓教師匯總討論情況,并列舉出解決該問題需要履行的過程和實現目標,包括諸如該問題由哪些小問題組成,解決問題將要用到的知識、技能及參考文獻等。
(2)澄清問題
首先是采取分散形式,以自學為主,由受訓教師個人或學習小組自己完成,培訓教師基本不參與。利用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通過各種學習手段自學、查閱相關知識,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自主探索,尋求問題的答案,試著去找出解決辦法,同時記錄下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相關和不相關的問題,然后采取集中方式,或通過校園網的實時和非實時交互手段(如BBS,QQ,E-mail等),共同參與討論受訓教師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模糊、疑點、難點以及教學實踐中困惑棘手的問題,然后培訓教師重點針對這些問
題結合教育技術的有關理論和方法進行闡述、講解或通過共同討
論、分析等方式澄清這些問題。
(3)解決問題
仍采用集中方式,由受訓教師或各學習小組闡述自己的解決
方案,通過分析和討論,列舉各個方案的優缺點,推出最佳方案。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出問題(知識點)所涉及的理論概念和實踐技能,說明一些共同存在的不足和認識上的偏差,并系統講解相關知識、基本概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階段,受訓教師可能還會提出在實踐過程中仍未解決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培訓教師和受訓教師可以繼續澄清問題,直到解決問題。
眾所周知,任何一種事物都不是萬能的,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培訓模式也如此。單純地應用任何一種模式都不符合客觀規
律,都不能在實踐中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所以,我們在今后的教師培訓實踐中,應采用基于“問題”的混合培訓模式(Bland-Training),既有集中,又有分散,既有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又有現代意義下的網絡環境。貼近實際工作,貼近教學需求,激發培訓教師的興趣,調動他們參加教育技術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培訓效果,從而使教育技術培訓事業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曹瑞敏.以信息化培訓帶動教師專業化成長[J].當代教育科學,2006(14):50-51.
[2]馬永峰,陳玉梅.教師信息化教育能力及其培訓[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8):32-33.
[3]郭慶松.面對教育信息化的師資建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3(2):11-15.
[4]何克抗.教育技術能力等同信息技術能力嗎.中國教育報,2006(6).
(作者單位 第三軍醫大學教育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