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素質對一個人一生的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培養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非常必要。影響高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因素有學生自身、體育教師及社會環境等。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鍛煉能力、鍛煉習慣,為其從事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一、培養學生終身從事體育的意識
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沒有教師指導、沒有組織的指導下,獨立自覺地從事體育鍛煉的。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選擇運動項目,根據自己所處的不同年齡階段與身心特點分析自己的健康狀況,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選擇體育項目,以滿足個體身心健康和閑暇娛樂的需要,無論是內容與形式,還是時間和地點等都具有自發的特點。我們根據這一特點,認為終身體育教育的思想,就是要求學校體育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自我鍛煉的能力。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少數學生在完成高中課程后將踏入社會,所以,體育教學應該把以運動技術教學、體質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逐步轉向掌握健身知識上來。
二、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欲望
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并獲得體育運動的快樂,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且從中得到樂趣,同時也獲得參與的滿足感,讓學生能把在文化課中的壓力在體育課中得到緩解與釋放,這需要我們體育教師加強活動環節的設計,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更積極的作用。如觀看體育比賽時,能讓眾多體育愛好者欣喜若狂,感受參與到比賽之中所帶來的樂趣,所有的一切是發自內心的,不需要強加規定,更不需要教師的強制。體育課設計就應該讓體育課成為學生們渴望參與的課堂,并從中得到樂趣,因此,我們應該多增設一些體育比賽氛圍,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這樣學生就會親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感,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三、實施開放型體育教學
開放型教學要求教師放手、放開、放寬、放活。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體育教師應是民主型的,能認真聽取學生意見,愿意和學生交朋友,能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例如:把學生在體育課活動中的努力程度和進步幅度作為重要依據;考核中宜采用量化法,設優、良、合格等級。課程改革提倡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實施開放型教學,就是讓學生參與教與學的過程,讓學生參與到目標的制訂中。例如:在排球雙手下墊球的練習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向教師匯報并商榷自己制訂的目標。在組織形式上,傳統的體育教學總是強調整齊劃一與步調一致,這
就扼制了學生個性與特長。但開放型的教學則是放寬某些限制甚至取消某些限制。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新馬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