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科學課是我國科學教育的入門學科,對學生將來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跟其他學科不同,科學課更加強調生動性和豐富性。在初中科學課教學上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初中;科學;教與學;整合
科學教育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初中科學課對于整個科學教育來說是一門入門學科。通過學習科學課,學生能培養獨立思考、分析、歸納、推理、計算等能力,開闊眼界,拓展視野,在腦海里構建起一個神奇的科學空間。
然而,在目前的初中科學課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教學模式生硬,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沉悶等。究其原因,就是教學模式的老舊與科學課的學科特點不相適應。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大膽地對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
一、初中科學教與學結合的三大基本原則
要在初中科學課教育中實現教與學的結合,就要求實現以下三大原則:主體原則、動態原則以及探究原則。
1.主體原則
何謂主體原則?主體原則就是指要在初中科學課的教育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科學課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施展教學過程時均要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對學生教學指導應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現實需求為主要依據,將“因材施教”同“因人施教”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學生的“被教學”為“求教學”。
2.動態原則
在現代教育中,知識已不再是靜止的,而是處于一個不斷運動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學生對知識進行認知、探尋、分析、歸納、吸收、再創造的過程。在課堂上,科學課的教師要時刻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求學需要,并以此為依據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把控教育節奏。將計劃性教學目標跟實際教學情況相結合。
3.探究原則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初中科學課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要增長學生知識、開拓學生眼界,還要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科學課教與學的有效整合,就是要強調科學課的探究性。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動腦、自己動手,去實踐科學課課本上的知識,吸收知識并運用知識,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
二、初中科學教與學結合的基本措施
初中科學要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就要先在思想上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意識,在教學目標上、在教學資源上、在教學的時間和空間上實現教與學的結合。
1.在教學目標上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
教學目標上的教與學整合,是初中科學課實現教與學整合的先決條件。它要求科學課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實現對知識的超越,做到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和價值這幾者的結合。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實際出發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一視同仁,搞統一化標準的教學行為是錯誤的。針對學生的差異,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科學合理地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求學”,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
2.在教學資源上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
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就要求科學課教師在教學資源上不再局限于課本教材。科學課的涵蓋面較為廣泛,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僅課本教材無法滿足科學課的教學活動。所以,要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科學課教師就要充分開發和利用學校內外以及日常學習生活中一切跟科學課教學活動有關的教學資源。一方面,科學課的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課堂實驗。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身邊日常生活用品動手制作簡易的實驗用具和模型。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同時,科學課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種環境資源,例如田野、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等,實現教學的生動化。課堂教學活動的豐富多彩,自然會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3.在教學時間、空間上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
在教學時間上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就是要在課前和課后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在課前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要求科學課的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前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預告,指導學生在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并查找相關資料,讓
學生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解決問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課前課后的實驗準備、數據的調查研究等活動,就是在教學時間上的教與學的整合。
在教學空間上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要求科學課的教師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大膽開辟第二課堂,擴大教學空間,親近生活,親近自然。比如,組織學生參觀動物園、植物園、農場、博物館、文化館等。
在初中科學課上實現教與學的有效整合,就要求做到:打破舊有的教育教學模式,以主體原則、動態原則以及探究原則為指導,在教學目標上、教學資源上以及教學的空間和時間上實現教與學的整合。開展生動課堂,豐富教學內容,因人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周智健.在初中科學課堂中實施開放式教學[J].科教文匯,2011(3):63-64.
[2]黃定金.初中生科學學習困難成因與對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8.
[3]郭亞敏.初中科學探索性實驗教學的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0(1):47.
[4]葉軍.淺談初中科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模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8):49.
[5]包必劍.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新課程:教研版,2010(6).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高橋金帆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