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給師生提供了新的機遇,無論是教材內容還是教材形式都具有現實性,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將來適應社會。學生也盼望在這次改革中能擺脫以往枯燥的課堂和繁重的課下作業。作為教師,怎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愛學,樂學,好學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探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如何以賞識的心態和真誠的愛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學生快樂學習。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興趣是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每個學生來說,感興趣的事物總能令人集中精力,深入思考。每個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興趣不是天生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慢慢培養。在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他們覺得整天三點一線枯燥乏味的學習,
繁重的作業加上家長的嘮叨更是使他們對這么功課討厭至極。教師可以從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兩方面入手,比如:在學習冪這節內容時,可以聯系當前熱播電視劇《宮》中的女主角是楊冪,劇中二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都喜歡楊冪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分別是二的一次冪,二次冪,三次冪……學生們對冪的學習熱情可以盡快煽動起來。也可以通過培養間接興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很重要,自信心更重要。自信心對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個人獲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采取自覺行動的心理動力源泉,是一個人成長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質,是成功的關鍵。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把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他們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要告訴學生:成功需要勤奮刻苦、堅毅、持之以恒,但最重要的就是自信。一個人只有有了自信,他才能充滿力量,斗志昂揚;才能蔑視失敗,知難而上;也才能矢志不移,愈挫愈奮。要經常告訴學生:摒棄你的自卑和猶豫,樹立起自信心,成功就會走向你。要引導學生審視自己,正視自己。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就說明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我便引導學生審視自己,找出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差距所在,并努力去發現自己的長處、優點。讓他們正視自己,制定出明確的奮斗目標,善于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克服自己的短處,讓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二、利用賞識教育,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是熱愛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無形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賞識是溝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間交往的橋梁,能讓孩子找到快樂的感覺,還孩子金色的童年。
首先,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氣氛。把微笑帶進課堂,以微笑服務于學生,能提高學習效果。無論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不能將情緒帶入課堂,若將不愉快的情緒傳染給學生,這節課注定必敗無疑。教師微笑的面容、親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師生間的隔閡,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可以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正如俗話所說:“親其師,信其道。”
其次,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師生間深厚的感情是搞好教學的前提。一個不熱愛學生的教師永遠不會成為優秀的教師,一堂沒有情感的課是不會成功的。”《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關注學生的情感,要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盡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
最后,教師必須自始至終帶著良好的心態,帶著飽滿的激情,還要帶著一點幽默講課,使學生整堂課都在快樂、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度過,讓學生體驗成功,欣賞思維的美。形成學生樂學愿學、教師愿教樂教的良好局面。
三、因材施教,多鼓勵多欣賞,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重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記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任何力量都無濟于事。”而在教學中,學生因家庭、小學教育質量等多種因素,學習數學的水平存在差異,我們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條件。
1.分層教育,讓學生在成功中體驗進步
可以按平時成績將學生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每一層的學生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可以根據實際不停調整。上層學生在完成本課的基本作業后,還要將知識拓展題做完,中層的學生只要求完成基本作業,下層的學生只要求完成老師勾出的習題(一般都是計算題或者簡單的推理題)。讓每個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屬于自己的任務。而在提問時,教師也要根據問題的難度提問水平適合的學生,并要及時予以表揚,把“很好!”“非常好!”經常掛在嘴邊。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更重要的是可以克服他們怕學不好的自卑心理,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
2.給學生以寬容,維持學生學習的熱情
無論哪種學習,都是一個錯誤很多——錯誤減少——避免錯誤的過程。學生肯定是期待成功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吝嗇你的表揚,要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尤其是差生。古人云:“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大小,故大海浩瀚無比。”作為教師,一定要寬容每一個學生,不論其優劣。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學生有一點點的進步,無論是學業上的還是人格上的,教師都要及時予以表揚,讓學生及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以后的學習中去。
四、正確運用評價體系,鞭策學生不斷向前
教學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客觀標準,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測量、分析和評定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活動,幫助每一個學生樹立自信心,使評價成為提高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帶著客觀性、發展性、整體性的原則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了評價,并做了下列筆記。
1.形成性評價。對學生課堂上回答問題情況、課后作業情況及時而準確地予以評價,以便讓學生及時改正自己所犯的錯誤,所
謂“趁熱打鐵”,不讓問題沉淀。
2.相對性評價。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對優秀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防止他們驕傲自滿;對后進生要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尊心。
3.鼓勵性評價。課堂上的準確回答,要給予“好!”“很好!”“非常好!”等簡短評語。而對回答錯誤的學生,要說:“再想想,再試試!”課后作業批改時,對書寫完全正確的學生要在作業本寫上“優”。對有進步的學生要把進步的內容寫上,如“你今天的字寫得相當端正。”“很好,就錯一個,認真訂正,馬上你會全對的。”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可用“慢慢來,已經作對兩個了。”等評其作業。
學習是一個艱辛付出的過程,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我會盡量讓學生快快樂樂地付出艱辛,并快快樂樂地獲得成功!每一天,每一個學生都是新的,我會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以新穎、豐富的教學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進行賞識教育的教學原則始終不變。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福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