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就業方向與培養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為適應社會、適應就業市場,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必須提高教學質量,充實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為社會培養符合勞動力市場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革新
21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電腦普及的信息時代,計算機的應用正以極快的速度朝著網絡化、多功能化、行業化方向發展,掌握應用計算機技術已經是科學發展和走向未來信息化時代的需要,已成為當今合格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要根據計算機發展領域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革。
一、當前中職開設計算機教學的目的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從事理論研究和系統開發,而應注重于一些基本技能的應用。因此,計算機教學應側重于計算機應用知識與基本要領的掌握,除必須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應用能力外,應減少沒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理論課程和軟件課程的開設,提高學習效率。
二、開展計算機教學的前提條件
1.計算機教材定制。現在計算機教材繁多,因此選擇優秀、實用的計算機教材就顯得非常重要。在計算機教材選擇上應由計算機教研室集體討論,學科帶頭人把關,確保教材的實用性和先
進性。
2.改善計算機硬件教學環境。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把計算機課堂教學與上機實習分開。教師在黑板上講,上機實踐的即時性得不到保證,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
3.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教師。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師嚴重短缺,教師教學負擔過重,這無形中就降低了教學質量,降低了教學水平。因此學校要注意組織對專業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進行業務培訓,使他們掌握新的應用軟件。
4.創造良好的計算機學習條件。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要強調操作意識和應用意識的培養。
三、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
中職生中的大多數是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所以,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應打破單一的格局,充分考慮目前市場的需求,將計算機專業班級學生的教學內容按學習年限分為三個層次:初級能力、中級能力、高級能力。
1.計算機初級能力要求:了解計算機硬件結構;掌握基本的操作系統的使用之法;掌握文字和表格處理軟件的使用之法;能使用常用軟件;熟悉互聯網絡的基本操作;能對計算機進行一般簡單的維護。
2.計算機中級能力要求:具備開發數據庫的能力,掌握數據庫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夠判斷、檢測和排出計算機的常見硬件和軟件故障;熟練使用圖形、圖像、網頁制作等軟件。
3.計算機高級能力要求:具有基本的程序設計能力和軟件開發能力。
四、中職學校如何搞好計算機教學
1.以新穎的形式導入主題,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
素,可激發起學生強烈的知欲望,引起他們的濃厚興趣。
2.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部分的中職學生都比較“熱衷”完成任務,當然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老師布置的任務一般難度比較低,不需要太多動腦筋,并且是他們在學校學習的一種最直接的成果和表現。這一點在上機教學過程中表現尤其明顯。教師可在規定的時間里讓學生完成上機任務,并及時檢查點評。
3.切實體現學以致用。布置的任務要能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學以致用是任何一門學科所追求的目標,由于計算機的可操作性和應用性都很強,學用結合尤其重要。
五、中職計算機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并不是百寶箱,學生要什么就有什么,市場需要什么教師就可以教什么。計算機教師的翅膀也相當沉重。因而,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應定位在:計算機是一種工具,計算機教學應該立足學生,以市場為導向,以教師為根本。而課程的設置則應依據學生、市場和教師。
總之,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計算機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及時跟上計算機發展的步伐,以自己過硬的素質、寬廣的知識面去引導每一位學生,從而使計算機教學成為一個師生共同提高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魯正火,孫名符.從計算機教育到信息技術教育的轉變:談信息技術課程理念[J].電化教育研究,2001(10).
[2]張為東.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中小學教育:下半月,2010(2).
[3]梁修但.計算機應用基礎[M].航空工業出版社,2009(9).
(作者單位 河南工業科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