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知識充滿興趣,有強烈的求知欲,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主動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培養主動探究的意識,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必要手段。
關鍵詞:歷史教學;學生興趣;激發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越處熞盐諏W生的心理特點,創設吸引學生的教學情境,把枯燥的課堂教學形象生動化,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成為學生求學路上的引路人。本人就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談談自己的經驗和看法。
一、建立友好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建立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學生尊敬老師,教師也要尊重學生,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理解學生,在課堂上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課下和學生成為交心的朋友,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師益友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從心里尊敬你,喜歡你,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帶動學生的情感思緒,注意語言的幽默生動,讓知識點環環相扣,層次分明,幫助學生輕松構建知識框架,在輕松快樂的學習中培養學習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討論探究,讓學生在激烈的討論中展現自我,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融洽師生關系,在學習過程中萌發學習興趣,感受歷史的魅力,主動配合教師開展工作,激發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快樂學習。
二、注意語言藝術,賦予語言形象美感
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如果教師不懂得駕馭語言,語言蒼白晦澀,只能讓教學內容更顯枯燥乏味,增加學習負擔,所以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注意語言的藝術性,通俗但不缺乏生動形象,善于利用幽默生動形象的語言來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多重感官活躍思維,感受歷史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那些為了舍生忘死,維護民族大義的英雄人物事跡時,教師要著重表現英雄們為國捐軀的大義凜然形象,語言要深沉悲壯激昂;在講述歷史戰爭故事時,語言中要充滿波瀾壯闊之美,再現戰場的鏗鏘狼煙、金戈鐵馬,體現戰爭的慘烈和戰士們馬革裹尸的悲壯;歷史文化則要充溢著詩韻之美,展現文化的豐富多彩和璀璨文明。生動豐富的語言描摹歷史的久遠和深邃,營造氣氛,創設歷史情境,為學生再現歷史長河,感受歷史沉積下的文化精神,暢游歷史的海洋,領略歷史的魅力和風采,增強學習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創設問題情境,設置懸念,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為學生創設切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通過提問或講故事的形式設置懸念,給學生創造自主探究的機會。聯系生活場景,讓學生感覺仿佛置身于歷史長河中,吸引學生主動探索歷史的真相,激發學習興趣。例如,教學活動中運用“設置懸念法”導入教學內容,正所謂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這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最有效的手段。在教學活動過程中,也可以運用“設置懸念法”,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構建完善知識體系,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在講解重點難點前,也可以運用設置懸念的方法,緩解學生思維的疲勞,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課堂教學中。
四、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豐富教材內容,設計歷史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創設教學情境,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交流討論,擁有展現自我的機會。在課堂有限的空間內做無限的事,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引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聯系實際生活,注意加強現實與歷史的聯系,讓現實成為歷史生命的延續,讓學生覺得歷史就在我們身邊。在這個階段,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開始注意身邊大事,國際局勢走向,所以教師可以聯系時事政治的內容來追溯歷史溯源,培養學生辯證看待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關注歷史、關注時政的意識,汲取歷史和生活的智慧。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到通史明智,實現歷史教學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教師要尊重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注意語言的生動形象,用語言描繪歷史之美,將教材和生活相結合,設計歷史問題,展現歷史的魅力,培養學生的歷史情愫,調動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姜新宇.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J].教育革新,2009(10).
[2]梁孟莉.淺談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培養[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3).
[3]周恒兵.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學感悟:論歷史興趣的激發[J].新課程,2009(0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眾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