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體驗,重視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優化地理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授課方式,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以優化地理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只有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倡導參與、體驗、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優化;地理課堂;策略
一、教師觀念及角色的轉變是優化地理課堂教學的前提
在多年教學中,長期形成的教學模式與習慣是制約地理課堂
教學改革的頑石。而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對教師駕輕就熟的傳統教學無疑是很
大的一次挑戰,不僅要求教師要重新確定和轉變自己在教學中的
地位,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變“以我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中心”呢?
1.主動“洗腦”,更新觀念,為課堂優化奠定基礎
觀念決定行動,只有真正把握新課標的涵義及本質,進而內化為個人自覺的行動,才會避免“換湯不換藥,穿新鞋走老路”的誤區。同時,通過大量學習在新課改中成功的案例,對比反思個人的教學,使自己的地理教學觀念和方法得以提升和更新。通過“洗腦”,為課堂教學的優化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2.變教案為學案,變主角為導演
傳統備課注重教師的課堂講授,注重知識的傳遞,缺乏互動
性,缺乏對學生學的研究,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落實。只有變備“教”為備“學”,變“教案”為“學案”,才能從學生角度審視知識,進而設計出適合學生能力培養的學習程序,學生才有機會主動獲取
和探究知識。這就要求我們備課中認真分析研讀課標、分析學生知識基礎和實際,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設計“導學”問題。設計“導學”問題時,應遵從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原則,使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獲取新知。在導學案設計中,還應兼顧各層次的學生,同時就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應有充分準備并制訂應急預案,以有效調控課堂教學。
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優化地理課堂教學的關鍵
學生只有參與到教學中來,其學習的主體地位才能得以實現。況且地理學習不是從外向內被動填入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把已有的知識作為基礎不斷拓展和轉化的過程。顯然,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難以實現這一目的,只有實行多元化學習,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為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自主學習,解決基本問題
導學案中的基本問題學生通過研讀教材完全可以通過自學解決,那么在明確學習要求后,就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思考、解決。老師僅給予適時的啟發、點撥、指導。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除了對基本概念、基礎知識能夠把握外,還能發現自己學習中的新問題。通過自主學習,既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又利于強化學生的責任感,促使“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
2.合作探究,解決教學重難點
對于導學案中的重難點問題和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可以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小組互助、組組互助的形式解決。課堂上通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使每個學生有機會發表其看法、認識、見解,培養其合作意識并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主體地位得以真正落實。合作學習使“我要學”提升為“我會學”“我樂學”。
3.展示成果,體驗成功
合作、探究活動后,應注意學生學習成果的及時展示。每個學習小組可以推選一位發言人,到講臺進行講解或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由于角色的轉變,學生往往積極性很高漲,有時甚至邊講解邊在黑板上畫圖,儼然是一個小老師,學生聽得更是津津有味。而教師在學生成果展示講解后,則進行及時的點評、補充并總結歸納,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成果。
三、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是優化地理課堂教學的保障
地理本身是緊密聯系生活的一門科學,僅僅依靠課本資源難
以滿足學生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要創造性地利用身邊一切教育資源服務于學生學習方式更新的需要。
1.創造性地利用身邊案例,為學生提供鮮活的素材
高中必修三典型的特點是案例教學,但案例本身不是目的。通過案例的分析,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分析處理此種問題的方法、規
律,進而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案例選取時,我們需要實用性。如,我們禹城有國家級鹽堿改良實驗區,學生很熟悉,而且鹽堿本身就是我們華北很典型的生態問題之一,在教學中使用了身邊案例,學生興趣非常濃厚,教學效果也不錯。
2.重視學生的實踐和體驗,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課改的一項原則,而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恰好利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參與實踐的方式很多,可以是試驗模擬,也可以是實地調查、資料查詢等。如學習城市功能分區時,我采取了如下方式:
(1)將全班學生分成5個小組,各設一名組長。(2)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實地考察,了解我市功能區劃分。(3)查閱課本、資料、媒體,繪制功能區分布圖并評價其合理性。(4)課堂交流與評價。
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服務于教學,有助于學生親身體驗和多
感官參與,從中提升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于優化地理教學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總之,只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善于思考、虛心學習、勇于探索和改進,就能使我們的課堂在新課標指導下煥發新的生機。
(作者單位 山東省禹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