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各教學活動需密切配合,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高中新課程自實施以來,一線教師一直在探索有效實施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思路。以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實踐為例,就“三助五環”課堂教學模式在英語學科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就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三助五環”;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實效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
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在進一步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
力的同時,著重提高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在此,筆者將自己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探索和實踐的“三助五環”教學模式作一介紹,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向同行學習和探討有效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思路。
一、“三助五環”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
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的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本輪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出發點就是“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發展”,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筆者總結歸納了有效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必備的主要教
學方法,以及典型的課堂活動。
(一)采用“三助”方法,調動師生的課堂參與熱情
“三助”是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即自助、互助、師助。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互助合作學習、老師指導學生學習三種教學方法相輔相成、可交替使用。
1.“自助”是基礎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在英語課堂中,語言能力的獲得和提高離不開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而這些活動都必須由學生自己主動積極地參與。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更是互助合作學習和老師適時給予指
導的基礎。
2.“互助”是主體
多伊奇的目標結構理論,從動機的角度出發,強調了合作目標使得團體成員之間的交往更為頻繁,他們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每一名成員都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員所接納,因此使得他們在完
成任務的過程中更為積極,水平也提高得更快。皮亞杰的發展理
論,從認知的角度出發,指出學生在學習任務方面的相互作用將導致他們認知水平的提高,學生可以通過討論學習內容、解決認知沖突、闡明不充分的推理而最終達到對知識理解。由此可見,互助合作學習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3.“師助”是補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在英語課堂上,老師是語言環境的創造者、語言實踐活動的組織者、語言能力獲得的促進者。在學生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上,老師的點撥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老師的幫助不僅是知識方法的輸出,也是內心世界的展現,它潛移默化地影響、感染、熏陶著學生的心靈。
(二)圍繞“五環”活動,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五環”是指課堂活動可分為五個環節,即“導—學—疑—議—撥。”導:通過圖片、視頻、對話、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熱情,盡快進入本堂課的學習主題或內容。學:設置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嘗試完成學習任務。其方式包括自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疑:教師營建問題空間,讓學生探討、發現并提出新的問題、新的疑惑。因為,問題是培養學生洞察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起點,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議:學生小組內或小組之間交流學習情況,討論各自發現的問題。撥:老師就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及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必要點撥和歸納,并引導學生總結所學和所得。
需要強調的是,“三助”并非只專屬于某一個課堂環節,而是同時存在、交替使用。“五環”也并非堂堂課都必須全部包含,也并不一定遵循以上順序依次出現,而是根據各課型的側重點,按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靈活安排。“三助五環”課堂教學模式,是以“三助”為核心元素,靈活運用“五環”,以學生為本,構建靈動、有效的課堂,以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
二、“三助五環”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
筆者以重大版必修一Unit 4 Reading My Favorite Film閱讀課為例,談談“三助五環”的實踐運用。
(一)基于教材的設計思路
本教材My Favorite Film是一篇關于電影The Sound of Music的評論。大多數學生在不了解該電影的情況下讀影評,猶如在意念中搭建亭臺樓閣,缺乏真實感。為了讓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真正地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設計“看電影—讀電影—評電影”的教學思路是比較合理的。本堂課是一堂閱讀課,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基本的閱讀技能,是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根本目標。所以,該閱讀課教學的能力目標可設置為,學會找出每段的topic sentence,并以此了解段落大意,把握文章結構。
(二)基于學情的“五環”解讀
1.看電影——“導”出故事情節
為了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先看三段剪輯好的The Sound of Music英語原聲電影片段。要讓學生對該電影的了解從無到有,影片的節選不能馬虎,至少要能展示電影主要人物及情節,如女主角Maria第一次來到上校家里,Maria教上校家的孩子們學音樂,上校一家人的最后一次登臺表演。
2.讀簡介——“學”到電影概況
教師可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準備一篇約150詞左右關于The Sound of Music電影簡介的補充閱讀材料。這是在看電影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再一次了解影片總體情況,包括大致情節、主要插曲、所獲電影界殊榮等。這一環節的反饋練習可設計成一則短文填空,由學生獨立完成。
3.讀影評——質“疑”文章大意
學生正式閱讀教材文章——My Favorite Film,以小組為單位,互助合作完成老師預設的閱讀任務。第一步為泛讀。通過泛讀,學生需找出各段的topic sentence.找topic sentence是閱讀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可幫助學生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因高一學生在此是初次接觸,難免會不知所措,“如何找topic sentence”的疑問自然就產生了。這時,師助是必要的,老師需給予關于topic sentence的tips,如,①The topic sentence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usually at or near the beginning,sometimes in the middle or at the end).②Writers use topic sentences to let the readers know what to expect in the paragraph.然后學生再來解疑,嘗試找出各段的topic sentence就顯得容易多了。第二步為精讀。學生需理解課文細節。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多個閱讀任務,學生必須分工合作。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將以泛讀為途徑把握文章結構,以精讀為途徑掌握文章內容。
4.評電影——爭“議”總體感受
有了前面看電影、讀電影的環節,再談談各自對The Sound of Music的總體感受,學生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用英語說,既是對閱讀的升華,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如In my opinion,The Sound of Music is an unforgettable film.I’m impressed by the beautiful music.學生可以互相學習新的詞匯、新的句式,這不也是一種互助學習嗎?
5.作總結——點“撥”閱讀技巧
在最后環節,教師可以再現教學目標,再次強調通過topic
sentence了解文章大意的閱讀方法。還可根據My Favorite Film 的行文結構,點撥對電影進行評論的切入點,如從電影的character,story,skill及your opinion來構成一篇完整的影評,并為下一節課
Writing a Comment on a Film做鋪墊,師助的作用再一次體現出來。
三、“三助五環”課堂教學模式的反思
將“三助五環”的教學模式運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中,其最大的優點是一直把學生能力的發展作為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無論是哪一環,都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活動為主線。老師的撥也是針對學生發展的撥,“三助”元素貫穿整個課堂。總的來說,“三助五環”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
培養。
在對“三助五環”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中,筆者也在不斷地思考一些新的問題。比如,“五環”課堂活動之間如何做到環環相扣、過渡自然,這不僅需要教師做好課前的精心預設,還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課堂把控、調節的能力。有效的合作學習必須以建立小組機構、健全小組運行機制為前提。“如何根據學生個人特點分配任務,使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都有事可做”是一個新的課題。此外,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習得知識的教學模式,有時也會跟以前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習慣發生碰撞,在操作過程中,教師還需時刻謹記“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宗旨。
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要求我們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運用適合學生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點的教學方法,安排實施易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三助五環”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同時也能充分體現教師的引領作用,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三助五環”教學模式的探索,只是追求課堂教學實效性漫漫征途中的一個小腳印,我將繼續不斷地努力,改革課堂教學,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肖川.當代教育思想精要[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6.
[3]靳玉樂.新教學方式的實踐藝術[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4]程小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新教材教法初探.中學外語教與學,2012(1).
[5]仝亞軍.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2(1).
(作者單位 重慶市第二十八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