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新課改強調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發(fā)揮,一堂課是否具有實效性,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至關重要。“導學式”教學模式倡導教師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機結合,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導學;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是一個多方面、多層次、多因素組成的完整而復雜的過程。在新課改的課堂上,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做了很多嘗試,收獲較大的是“導學式”——通過教師引導,提前設置科學的學案,學生按學案的要求和問題自學和預習,課堂講解與探究并重,完成教學目標。本文試圖就“導學式”教學實踐的初步成果與廣大同行進行交流。
一、“導學式”教學模式是思想政治教學實效性的載體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變“高耗能、低效率”現(xiàn)象,從2010年9月起,我們在探討中建立了“高中思想政治課‘導學式’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效課堂中的作用”的課題,高中思想政治課“導學式”中的“導”是主導地位教師的指導、引導、導學;“學”的主要內容是訓練,是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多角度、多層次思考、解決問題,在訓練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導”與“學”既并列又相互促進。
該教學模式要達到的目標是:通過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落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促使全體學生各方面素質全面、和諧、主動地發(fā)展,最終做到讓學生:樂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主動尋求、探索新知識;善學,尋找恰當的學習方法,舉一反三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活學,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引導,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會學,知識經濟時代,多種信息、多學科知識交織在一起,學生需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獲得所需要的知識。
二、“導學式”教學模式的基本內容和正在解決的主要問題
“導學式”教學模式的基本內容:根據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確定具體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
1.導的過程
高中思想政治課許多理論并不高深,來源于生活,有的甚至耳熟能詳,關鍵是學生能否從內心接受。我們試圖通過教師設計導語,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得出結論。這樣學生易于接受,課堂效率會明顯提高。(1)重在導思,以問引思、以理導思、以變發(fā)思、以情激思,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2)導趣,激發(fā)興趣,引導積極思維。(3)導法,引導學生掌握方法,提高學生技能。
2.學的過程
這是學生對知識的提前預習和事后鞏固的提高過程。新課程特別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們認為學習過程中的訓練是主線,針對每一節(jié)課的不同特點,提前設置學
案,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自學、思考、探究、訓練。重點訓練學生的技能思維,形式多樣,講求實效,在訓練中發(fā)掘學生思維的亮點,鼓勵學生合理思維和想象,將創(chuàng)新教育落到實處。
所以,我們所確立的“導學式”教學模式的研究思路是:以學案為載體,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欲
望—多層次、全方位地講授知識—引發(fā)學生思考,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全方位檢測和訓練—提高學生能力—培養(yǎng)全面素質。
導學過程中教師所采用的方法:口訣法、比較法、聯(lián)想法、圖示法、網絡法、諧音記憶法等。
三、“導學式”教學模式對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提高的作用
由于我們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致力于教育教學的時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課“導學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1.教師轉變了教育觀念,明確了新課程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攻方向
研究中,我們開展了“五個一”的活動,即要求教師每學期讀一本教育理論書籍,設計一個模塊的導學案,上一堂課題公開課,嘗試教學方面的一項技能,撰寫一篇專業(yè)教學論文。“面向每一位學生,面向每一位學生的每一方面,努力教好每一位學生”已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
2.教師的業(yè)務素質不斷提高
課題的確立經歷了幾個步驟:學生形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建立了全面、準確、客觀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體系。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尤其是思辨能力有了明顯提高,近年來,學生思想政治學科的學習能力和成績不斷上升。
3.激發(fā)了學生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
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革,把學生初步從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
出來,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fā)展自己的個性、特長。同時讓學生對思想政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能夠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逐步養(yǎng)成了積極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能夠對書本知識自覺地形成一個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在學習和生活中,能主動地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鞏固了知識,形成了能力。
總之,“導學式”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已初步顯示出了它的優(yōu)越性,使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實效性有了保證,是一條值得繼續(xù)探討的教學發(fā)展道路。常言道,“經師易做,人師難得”,保持課堂教學主動性和實效性是從經師向人師過渡的基礎,希望通過我們今后教學中的不斷努力、探索,真正全面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姜蘭波.思想政治課激活教學導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根河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