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新課改以來,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發(fā)生了革命性的改變。課程標準、教學模式以及教材內容等諸多方面都有相應的改變,同時也要求我們高中歷史教師認真研究實際學情,及時摒棄傳統(tǒng)教學
中存在的消極因素,要積極研究和探索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模式。鑒于此,筆者總結多年的教學實踐,歸納出以下幾條常見的歷史課堂無效現(xiàn)象,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期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無效提問及其應對策略
課堂提問是歷史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互動的主要途徑,科學的課堂提問不但能調動學生思考和分析的積極性,而且可培養(yǎng)學生們歸納、概括及準確表達的綜合學科能力。當然,如果我們設計的問題沒有經過認真提煉,不能引導學生抓住知識的關鍵點和矛盾點,這樣的提問根本無法調動學生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只能濫竽充數(shù),耽誤寶貴的課時,影響教學效率,我們統(tǒng)稱為無效提問。
請看案例:筆者在聽某教師教學《鴉片戰(zhàn)爭》一課時,針對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這位教師先要求學生閱讀教材,然后問道:“鴉片戰(zhàn)爭是哪一年發(fā)生的?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以什么為標志?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這三個問題貌似層層深入,其實比較膚淺,根本不能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和思考問題,以擴充知識面,提升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筆者建議大家可設計這樣的提問方式:先從學生感興趣的影視作品入手,激發(fā)興趣的同時再提供一些相關材料,牽引學生進行橫向聯(lián)系,讓大家了解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時的國際國內背景,這時再讓學生閱讀一遍教材和材料,引導學生來回答:(1)這場戰(zhàn)爭為什么命名為鴉片戰(zhàn)爭呢?(直接原因)(2)鴉片戰(zhàn)爭中英兩國處于什么發(fā)展狀態(tài)?(3)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對中國產生了哪些深遠的影響?問題形式靈活,由淺入深,比較容易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回答的積極性,同時也通過問題滲透了從什么角度來討論和分析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加課堂的實效性。
二、盲目的材料呈現(xiàn)及其應對策略
隨著科技的進步,歷史課堂呈現(xiàn)材料的方式諸如地圖、表格、圖片、視頻等越來越多。但是,當前信息往往魚龍混雜,如,不加以篩選必然會造成材料對歷史規(guī)律體現(xiàn)不明顯或材料不典型,有以
偏概全,牽強附會之嫌,說服力不足,不能引導學生歸納知識,擷取
精華。
有位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講到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歷程時,通過圖片、視頻等從文化、體育、政治、軍事等不同角度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各時期中美關系
的發(fā)展狀況。如此引導學生閱讀史料、分析史料和提煉史料的精神是可取的,但是因為課時有限,連篇累牘的文字介紹、琳瑯滿目的黑白照片等或讓學生感到厭煩或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讀故事看熱鬧的消極狀態(tài),最后課堂就像演無聲電影一樣,根本不能給學生留下思考問題的時間,不能真正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盲目的材料呈現(xiàn)往往是無效的。
筆者認為,該課應該截取時事中的中美之間的合作與博弈作為材料,充分調動學生探索和學習的興趣,然后再引導學生結合教材理論知識展開激烈的討論,最終讓大家認識到國家的行為都是從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出發(fā)的,中美的合作與博弈乃國家利益使之然也。
三、徒有虛名的課堂討論及其應對策略
課堂討論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探索歷史問題的主動性,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時候因為我們考慮欠周全或備課不充分,課堂討論設置思維不夠開闊,呈現(xiàn)粗淺的表層的徒有虛名的課堂程序,根本不能有效提升學生探索歷史、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討論純屬浪費時間。
還以某教師的《鴉片戰(zhàn)爭》為例,她在新課講述完給出一段材料:有人認為:“當大清開展禁煙運動時,鴉片戰(zhàn)爭打響了,但是這次戰(zhàn)爭不僅僅是為了維護鴉片貿易而斗爭,它是改變英國和大清之間商務關系和國際地位的斗爭的開端。”讓大家根據(jù)所學知識,討論該觀點的正確性,并進行深入分析。這種學完新課即可進行實踐分析的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接下來這位教師對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的把控卻可圈可點。
閱讀完材料后,教師要求學生結合成兩組分別持正反觀點開始研討和辯論。從研討開始,學生交頭接耳,就熙熙攘攘很是熱鬧;辯論階段,雙方也是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但仔細聽來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討論和辯論時根本沒有抓住材料表達的中心,或是你一言
我一語各練各的,根本無法碰撞出建設性結論。最后點評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只是照本宣科給出了答案,根本沒有去詳盡地分析和解釋,這樣的討論只有形式而已。筆者認為,針對這樣難度比較大的材料分析題,我們應先指導學生從哪些角度去分析和討論;點評時,不僅要給出結論,指出兩組切中肯綮的論據(j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大家分析這種題型的思路和方法,讓學生通過學習分析和解答此類問題的方法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目前高中歷史課堂常見的消極課堂現(xiàn)狀的分析及其應對策略的總結。筆者認為,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程的先進理念精髓,在實踐中認認真真做好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樣才能追求課堂高效,才能很好地達成教學
目標。
(作者單位 廣東省江門市培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