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強調,關注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態度,能夠更好地體現課程的生本主義教學理念,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情感態度是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之一,體現了課程教學的目標價值追求。正確的學習情感態度能夠讓學生的語言學習主觀能動性和全面發展目標完美融合,幫助學生形成鮮明的個性和豐富的思維。正確的學習情感態度能夠更好地發揮積極情感的引導促進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自我學習效能感。
一、構建和諧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主人翁學習意識
生本主義教學理念倡導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從滿足學生自
由快樂發展的心理需要出發,構建和諧的學習環境氛圍。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自學能力,還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身學習
的價值和尊嚴,滿足學習發展的需求。
為學生提供輕松、自由、活潑的語言學習環境,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激情和動力。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首先,應該體現互相尊重和信任,能夠讓學生找到自由學習和快樂學習的感
覺,體現學習的主體地位和價值。其次,創設活潑的語言交流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課程教學。最后,關注學生的學習思想動向,尤其要注意關注內向型性格學生的學習,鼓勵引導其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力。
在構建和諧學習氛圍中,要始終注意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
學習。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7A Unit1 This is
me!的“Reading Welcome to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教學中,可通過營造美好學校環境和友愛互助的環境氛圍來激發學生的主人翁學習意識,可要求學生就“What do you like best in your school?”來進行自由表達交流。這樣的自由交流,能夠讓學生更為真切地感受到文本內容和所體現的思想情感。
二、鼓勵自我展示交流,增強學生積極性學習情感
學生在學習中最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希望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才華。引導學生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華,能夠讓語言學習過程在豐富的形式中不斷激活。學生自我展示交流過程,更能體現其積極學習情感,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語言學習的激情,促進其積極學習情感的內化生成。
在鼓勵學生自我展示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學習才華,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交流中的獨到創新見解;為學生提供可展示交流的平臺,讓學生能夠盡情施展才華。教師可放手讓學生就學習認知過程中的理解感悟進行自由表達,展示自己的語言學習
認知思維。教師還可就學生在表達中的創新進行點撥,鼓勵學生發揮想象思維,從展示中獲取更多語言知識。學生在自我展示交流中,能夠放松學習心理,以平常心態深入學習探究過程,激發學習的積極情感。這樣的才華展示更是活躍課堂教學,放松學生緊張學習心理的有效途徑。
三、借助激勵評價引導,滿足學生自信心學習需求
運用形成性激勵評價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感受成功喜悅的基礎上增強學習信心,增強學習的活力,還能夠對課程教學起到總結反思的作用。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進步中,更能夠贏得學生的尊重,產生親師信道的親和魅力。
這樣的教學引導,能夠讓學生思維變得更為開闊。在評價中,應該注意體現“欣賞”和“激勵”,即根據學生的不同語言學習發展差異,運用激勵引導的方式來評價,讓學生能夠從教師的話語、眼神、肢體語言等方面發現自身的進步,感受來自別人的認可和贊同。在激勵評價中,要將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作為評價的重要目標要求,讓學生的生命價值和發展潛能形成有機融合,始終以充滿自信的學習心理參與課程,提高學習質量。學生在富有自信的內心動力引導下,更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交流。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情感態度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得以體現,而且能夠有效拓寬學生學習思維情感。對此,我們可得出如下結論:1.學生積極學習情感態度是基于學生學習動力激活而形成的有效內在心理活動。2.情感態度的培養應該注重學生學習差異,讓學生能夠在各自最近發展區域內快樂學習和快樂發展。3.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則是推動正確情感態度培養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上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