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直接關系到“每個人”和“一切人”的發展。我們很多教師很難做到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對聽教師話的、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一般的教師都會喜歡;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或者平時很調皮,愛貪玩的學生,哪怕他認真而賣力,教師們也不喜歡他,不怎么尊重他。
作為教師,既要培養尖端人才,又要面向全體學生,一視同仁,尊重“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雖然確有一些學生不思進取,無理取鬧,加深老師的厭煩感,久而久之,師生之間的關系慢慢敵對。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我們應該看到他們“每一個”可愛的面容里都隱藏著發光點。每個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聽話、
懂事。
終于有一天,我發現在我的教學中也無意地出現了忽視某些學生的情況。
在初2011級9班的一節化學課上,我根據教學內容,啟發同學們思考化學式中的幾個問題。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問題。我就抽了一些平時學習成績好的,我自認為可能回答得準確些的學生來回答,卻忽視了一個一直舉著手的學生。她坐在后排靠窗戶邊的角落里,她平時很少說話,成績也一般,但她那天的目光告訴我:“我受到了委屈,其實老師你沒有做到公平、平等地對待我們每一個同學(我一直公開在每一個班上強調,我對待學生是公平的、平等的,我尊重每一個同學,我也努力在這樣去做,并且自己還覺得做得不錯),你忽視了像我這樣的學生?!蔽腋杏X到她可能不喜歡我這個老師,相反的她可能還認為我虛偽。那樣嚴肅的眼神把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變成了沉甸甸的思考,原來我被自己的自滿
迷惑了??吹剿哪抗?,反思自己的工作,我捫心自問:我真的做到了公平、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了嗎?所以,我只能無條件地接受她的暗語,把它看做是她送給我的一個教學中的禮物。就像《宰相劉羅鍋》的插曲中唱的那樣“老百姓心中有桿秤”,那么學生心中呢?同樣也有一桿秤。就是她的這樣一個普通的交流方式,一個心中的呼喚啟發了我,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尊重“每一個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宗旨,也是我們教師終生為之努力的方向。
(作者單位 重慶市渝北實驗中學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