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家王光祈曾說過:“音樂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態度嫻雅,深思清爽,去野入文,怡然自得,以領略有生之樂。”對于高中生來說,音樂不是一種理論抽象的教學,它主要建立在欣賞音樂上,雙耳所能聆聽到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音符,更有源遠流長的美和其中所蘊藏的情感。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創新
高中音樂教學對很多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棘手的任務,因為在課程忙碌的高中階段,學生有著異于其他學段的浮躁和不安,音樂課作為考察科目而非考試科目,造成了很多學生的不重視,不配
合。其實這是一個普遍的誤解,如果音樂課上得好,對于學生來說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繁雜課程中的調味劑,能夠放松學生的心情。就如何上好音樂課,本人在這方面有多年的教學實踐,并且在實際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的心得與體會,在此愿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創造一種獨特的音樂空間
音樂可以很好地融入生活和學習,教師上課前要積極構思,以求創造一種獨特的音樂空間,讓學生在音樂環境的熏陶下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從而抓住音樂給人內心所帶來的觸動,要創造這樣的音樂空間,需要從最基本的教室設計上下工夫,音樂教室的設計要明顯有別于其他的教室,讓學生一走進就能深刻感受到音樂的美
感。在布置上,一切從簡,而能突出藝術的氣息,但也不能過于樸素,最好有很多雅致的裝飾,特別是一些與音樂有關的圖案或者是著名音樂家的頭像和簡介。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工具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手段逐漸豐富多彩,其中以互聯網的利用最為突出。教師選用多媒體的音樂教室上課,要積極利用多媒體工具教學,互聯網上發布有很多有趣的音樂游戲,通過和學生做游戲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音樂學習的興趣。音樂學習室要能靈活多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改用故事型的教學方式授課,比如,以一個音樂家來設計一節課,具體方式為:首先為學生播放該音樂家的著名曲目,簡單介紹他的成就后接著為學生放映該作家的一些精彩的人生故事,最后再播放之前的音樂,加深學生的印象,用這樣的方式即音樂情景式教學,學生通過初次感受,以及了解以后再感受,可以領悟很多別樣的精彩。
三、創新設置小課堂交流平臺
教學不該是教師的獨角戲,音樂課堂的創新化可以建立在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基礎上,兩者相互配合,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不僅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和興趣,更要做到正面的指引。在平常的音樂課堂上,教師要盡全力為學生提供一切音樂學習以及音樂交流的工具,在選擇教材時應該多關注學生感興趣的,能夠彰顯學生個性和青春特征的素材;上課時,播放音樂曲目時可以適時指出一些重點,提醒學生重點聆聽,以便他們能從中發現音樂曲目的特質,感受作曲者內心的澎湃和
起伏;不同的學生對于音樂節奏的感知和旋律的分析是不一樣的,通過對同一首音樂曲目的理解和探索,教師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發言抒發內心的感受,通過相互的說與聽,學生可以互相對比增進,補充對該音樂曲目的理解和體味。
四、獨特運用聯想想象式方法
音樂學習的基礎是聽,當學生聽到某段旋律時,他的音樂感官會高速度地運轉起來,在音樂欣賞中,學生通過聆聽會對音樂的創作背景有一定的認知和感悟,如果創作者的心情是悲憤的,學生也會從中感受到他的無助和吶喊,教師可以先播放一遍音樂,讓學生有初印象,緊接著再播一遍,然后在播放過程中為學生講述本段樂曲的背景故事,播放完畢,讓學生休息5分鐘,最后再播一遍,此時學生對于音樂的認知就不再是單調的聆聽,而轉變成為一種思想上無形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李曉芳.計算機繪圖教學方法探析[J].才智,2009(06).
[2]黎亮.工商管理專業案例教學方法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5).
[3]郭元.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9).
(作者單位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