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基礎知識,結合扎實的基本功訓練,是成功地打開歌唱之門的鑰匙。聲樂的學習和訓練,最明智、最良好的方法就是認真而扎實的基本功訓練,對于歌唱來說,沒有比切切實實地打好基礎更重要的事了。
眾多的聲樂教師、聲樂教育家對聲樂基礎教學做了系統的研究和探索。作為職高聲樂教師,面臨學生聲樂起點低,或根本沒有一點聲樂基礎的現狀,除了借鑒前人的成果,還必須走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在十幾年來的聲樂教學中,隨著學習與探索的不斷深入,我對聲樂基礎教學的認識逐步提高,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正確對待聲樂基礎差的學生
聲樂基礎差或無基礎是職高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大致可以
分為帶有頑固發聲毛病入學的,這類學生在入學前受過一定時間
的聲樂訓練,但是方法不夠科學或是模仿別人唱。聲音條件好但沒有一點基礎的學生,對于如何科學發聲一無所知。還有一類為聲音條件一般且沒有聲樂基礎的學生。這些現象,都是職高聲樂教學中無法避免的現實。對于這些學生,不能輕視他們,更不能嫌棄他們,放任自流。首先,要在精神上支持他們,教學的對象是人,歌唱訓練包含著思想感情、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活動。因此,深入地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傾聽他們的意見,盡快縮短師生的距離,才有利于教與學的配合。其次,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聲樂的信心,反復地對他們進行輔導,為他們精心設計訓練方案,教會他們科學的發聲方法,提高他們的聲樂理論水平及識別能力。
二、準確、形象、通俗地教學
聲樂教師必須以形象的、通俗的、準確的教學語言,針對學生歌唱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給予科學的指導,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的語言要準確,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理解聲樂教師的教唱意圖。復雜、多變的聲樂技巧,是歌唱器官在人的大腦高級神經系統支配下實施的方法。這種以心理活動為主,生理活動為輔的唱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抽象的感覺,但在抽象的思維中,必須使思維“形象化”。教師就是要采取各種形象的比喻,使抽象的感覺變得具體,學生才能較快地獲得正確的感覺。
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聲音特點,不同的學生聲部不同、音色不同、個性氣質不同。在教學中,聲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情況,運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手段,注意觀察學生在聲樂藝術上的內在潛力,將學生的特點、個性挖掘出來,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潛能。
在教學中,按不同的問題,靈活而又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授課方法;按不同的條件,挖掘每個學生自己獨特的音色;按不同的程度,選用不同的教材;按不同的內容,啟發學生不同的情感。這都是一個好的聲樂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教唱與學唱的關系應該是緊密合作、互相促進的關系。教師的正確指導固然重要,但開發學生的悟性,對聲樂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是極其重要的。所以,聲樂基礎教學的不斷探索與研究是我們每個聲樂工作者和學習者都應堅持不懈完成的任務。
(作者單位 平遙縣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