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對教育教學的深入認識,探究式教學取得了許多有效的成果,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這種旨在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已成了改革高中鑒賞音樂教學方法的選擇之一。主要闡述了探究式教學應用教學過程和探究式教學法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指出了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探究教學;音樂鑒賞;運用
課堂是進行教學雙邊活動的場所,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嘗試研究,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嘗試探究中,通過分析、比較,主動地獲取音樂知識,因此,如何利用課堂開展研究性學習,對廣大教師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探索。高中音樂鑒賞探究式教學法作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應該融入各科教學中去,打通研究性學習與各科之間的通道。抓住課堂教學,在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中通過啟發、置疑,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打開學生的思路、激發好奇心,培養對音樂研究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那么,鑒賞教學中使用探究教學法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步驟與規范,才能保證音樂鑒賞教學取得應有的效果。總體來說,實施音樂探究教學法的基本步驟應該包括如下幾點。
一、創設探究氛圍,激發探究意愿
音樂鑒賞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意愿,創造探究的氛圍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音樂領域中的問題產生深厚的興趣時,才會激起他們探究的熱情與動力。因而,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的認知內驅力,使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獲取產生真正的內在動機。這種內在動機源于學生的問題意識,更源于學生對分析音樂問題、解決音樂問題的需要。這一環節是探究教學法的第一步,同時還要注意到所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又是需要學生經常努力才可以
去探究解決的。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對學生所設置的問題應該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內,太難或太易都容易導致學生動機水平的下降。
二、合理異質分組,促進平等交流
當學生對音樂問題產生了深厚的探究興趣之后,教師同時要對探究的問題展開分組,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問題展開討論與探索,使他們在平等交流中獲取對問題的理
解,培養合作的意愿與能力。對于學生的分組,要考慮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小組之間差別不應太大,而小組內部成員之間要盡量存在差異,譬如,可以將聲樂、器樂、樂理知識等方面各自擅長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既存在互補性,又可以相互幫助與指導,這樣在探究的過程中更容易激發每個人的動機和潛能,更容易激起合作的意愿和行為。
三、強化合作指導,注重多元理解
探究式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是相當重要的。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設探究的氛圍與情境,恰當地分組,引導探究過程的展開,同時對整個探究合作過程進行指導,在探究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對整個過程與結果進行恰當的總結與評價。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正確理解師生關系,以一個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啟發者的形象出現,真正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正如美國著名的后現代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爾對師生關系所詮釋的那樣,成為“平等者中的首席”。
另外,對探究結果的討論也要充分尊重小組的意見,要允許對音樂問題有合理的、多元的理解,如此才會符合現代教育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符合課程改革與高考所強調的多元性與開放性。
四、音樂探究式教學法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1.選擇合適的探究主題
音樂鑒賞中的探究式教學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需要通過探究的方式來獲取,因而對探究教學法的選擇要堅持靈活使用的原則。任何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基于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探究式也概莫能外。譬如,關于音樂作品背景的介紹、音樂故事等方面就不需要通過探究的方式來進行,通過講解或自由閱讀的方式進行即可。而關于不同音樂作品的內涵、音樂作品的意義與價值的理解,對音樂作品的體驗等內容則比較適合用探究的方式來組織教學。
2.合作的形式是開放的、多元的
合作是探究教學法中的重要組成環節。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合作的形式應該是開放的與多元的。根據合作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指教師與學生合作,如,共同完成對某一曲目的演唱與演奏;生生合作,是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以分組學習的形式完成對不同主題的探討。根據合作內容的不同,可分為合唱、合奏、合作表演等形式。
3.合作與探究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
在教學方法的研究中合作教學法與探究教學法經常是分開的兩種不同教學方法。以我們看,由于高中音樂鑒賞課程的性質與高考改革的要求,合作與探究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即往往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探究是需要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的,而小組合作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探究任務的完成。合作學習與研究性學習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協同發揮著育人的重要作用與
價值。
4.探究是一個結果與過程并重的教學方式
探究式教學在音樂鑒賞教學中的使用,還有一個相對重要的認識問題,即對這種教學方法使用價值的理解。一般說來,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要服務于特定的教學目標,即教學方法的運用通常是注重結果的,這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尤為明顯。而事實上,探究式教學是一個結果與過程并重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合作與探究,我們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完成以審美為核心的高中音樂鑒賞課程目標。另一方面我們更要注重合作與探究的過程。正是這種過程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體驗到了探索的興趣,增進了合作的意愿與能力,真正提高了個體的素養。而這一點恰恰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高考改革的目標和精髓所在。
總之,探究式教學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既轉變了學生學的方式,也轉變了教師教的觀念和行為方式。這種開放式的音樂鑒賞教學,注重向學生提供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為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當然,探究式教學在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也帶來了一些類似于音樂鑒賞授課方式、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新課題,這都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
參考文獻:
[1]方綿天,張萬霞.探究式教學中的問題觀[J].教育革新,2009(07).
[2]習輝.探究式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J].物理教學探討,2009(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橫山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