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已能比較熟練地掌握議論文寫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結構模式,只是學生在議論文寫作構思時,習慣于順向思維,難以突破思維定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動逐步發展的成熟期,具有一定的抽象分析批判能力,所以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可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運用逆向思維對議論文命題進行反向立意
2.指導學生突破舊有的分析構思模式,運用逆向思維進行論證
教學重點與難點
對命題進行逆向分析,反向立意。
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歸納—訓練法。
教學過程
1.導入
恩格斯說:“思維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今天我們就努力讓我們的思維開出花朵。我們先來看一個充滿智慧的小故事。
1934年,匈牙利的比羅和奧格爾兩兄弟發明了圓珠筆,馬上風靡全球。但這種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當用它寫到2萬個字左右時,筆上的滾珠由于磨損時常崩出,油墨隨之污損書本、弄臟衣服。圓珠筆銷量一落千丈。許多國家進行研究,力圖找到妥善解決辦法。但是始終無任何突破。
你有什么好辦法替他們解決這個難題?
(答案)大家的主攻方向是進行滾珠耐磨損研究,希望找到一種能提高滾珠耐磨度的辦法。
1950年,日本的中田藤三郎一反大多數人的做法,不再在耐磨損上下工夫,而是設法控制筆中的油量,使它剛好在寫到15000字左右時油墨用完,這就徹底解決了因磨損而漏油的問題。他把這種筆芯放進自動鉛筆套內,制成了“自動圓珠筆”,重新為圓珠筆贏得了信譽。
中田藤三郎在解決問題時運用了一種什么樣的思維方式?(逆向思維)
2.逆向思維的定義
逆向思維,即克服思維定式,從問題的相反方向進行思索,從而顯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
3.運用逆向思維進行立意
仔細觀看動畫:邯鄲學步,在理解原意的基礎上,運用逆向思維對傳統思維進行質疑,獲取新的立意。小組討論(2分鐘)
小組展示歸納“邯鄲學步”逆向立意
第一,燕國人不顧路途遙遠,不辭辛勞前往學習,勇于嘗試,去實現自己的追求,精神可嘉。(人物的做法)
第二,他不愿故步自封,這種隨時隨處都能發現自身不足的虛心好學精神,不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嗎?(人物的做法)
第三,故事結局雖意在嘲諷,但卻提醒我們,凡事不可半途而廢,淺嘗輒止,難免弄巧成拙。(結果)
4.鞏固練習
通過這個練習,我們初步感受到逆向思維的魅力,很多學生還意猶未盡,再來做幾個練習,這里有四個俗語成語,每個小組承擔一個,先找出它的本意,然后運用逆向思維立意,力求把每個成語的逆向新意分析透徹。
(1)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原意是做事情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不理睬別人。逆向新意:只要有利于自己的發展提高,就應該勇敢接受別人的意見,不斷分析改進,不斷進步。
(2)班門弄斧
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其諷刺意味是很明顯的。而華羅庚卻主張“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意義就更深刻了,因為這樣可使人少走彎路,更快地向別人推銷自我,擴大知名度。
(3)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強調規矩對方圓的重要性。逆向思考卻是過分強調規矩,限
制過死,就會束縛人們的手腳、禁錮人們的思想、扼殺人們的創新意識。
(4)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本意是做事情不思進取,逆向新意是兢兢業業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是愛崗敬業精神的體現,應大力褒獎。
5.本段小結
逆向立意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脫離了特定的語境,這種說法就未必是正確的。
“反其意而用之”即對原觀點進行局部范圍的補充、發揮,切不可把“反彈”誤為“亂彈”。
6.學以致用
“在一堵墻上有一塊糖果融化了,汁水流了下來。墻壁上,有一只小螞蟻在艱難地往上爬,當它爬到一大半時體力不支忽然滾落下來,這是它第五次失敗了。但是,過了一會兒,它又從原處開始,一步一步艱難地往上爬。”
運用逆向思維去尋找新意:
由“螞蟻爬墻”的事例運用逆向思維得出的反向立意:(1)失敗后應反省自己;(2)敢于創新。
7.逆向思維在論證中的運用
其實不單單可以在立意時運用逆向思維,在論證時也同樣可以運用,就是我們常用的假設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請學生圍繞
“螞蟻爬墻”得出的兩個觀點中的一個,同桌合作:一位同學寫一個開頭引出觀點,另一同學選取恰當的論據,運用假設論證(如果/假如……)或者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進行一小段論證。3分鐘小組內交流,推選出優秀作品。給2分鐘內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組加分。
8.寫作示例
“滾落下來”“第五次失敗”“又從原處……艱難地往上爬”,
在小螞蟻的身上,百折不撓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注意1先肯定材料中積極的一面)但我認為,它還缺少一種更為重要的東西,那便是不斷地反省自己,隨時調整自己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加快成功的進程。(注意2指出它不準確的一面)
在歷史上,有哪個發明創造不是在多次失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606”藥物的發明者歐立希經歷了605次失敗,在每一次失敗后,他能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隨時調整配料及實驗方法,不然,光靠他百折不撓的精神,“606”藥物怎能與世人見面?愛迪生如果不是在上百次的失敗中總結了教訓,從而選擇鎢絲做燈芯的話,不知人們還得在黑暗之中生活多少年。
9.小結
這堂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什么是逆向思維及逆向思維的運用。我們在作文審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卡殼”現象,此時如果折回來從話題或事物的反面去思考,往往能收獲新的立意。
行文時切記先肯定觀點正確的一面,再指出它不準確的一面,然后對觀點進行全面的分析,論證中不斷嘗試帶有逆向思維智慧
的假設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增強說服力。
(作者單位 山東省煙臺市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