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班的學生數學基礎普遍較差,思維能力較弱,還缺乏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他們雖有學好數學的強烈愿望,但因方式方法不當,自信心不足,對數學往往會望而生畏。因此,文科班數學教師的教學難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那么如何提高文科班的數學成績?我就自己的一些做法談談
如下體會。
一、以“教學大綱”為綱,以教科書為準,突出基礎知識的復習,基本方法的講解
高三會考前的第一輪復習是關鍵,要緊扣“會考綱要”的不同層次要求進行復習,適當控制復習的度和量,每章節首先要理清基本公式、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包括一些定理的證明過程,讓學生總結出每章節的知識點,并揭示它們間的內在聯系。教師指導學生把握每章節的重點難點及解題的基本方法。如,(1)函數單調性的判定是指定義域上的單調性。(2)函數奇偶性的判定,首先是定義域區間是否關于原點對稱。(3)三角函數的求值,主要是通過考查角的特征及相互關系,如,互余、互補,一般角到特殊角,倍半角等關系去適當選擇三角公式。(4)異面直線所成的角一般是通過平移某一(或兩)條直線來找出角。(5)復數的幅角與幅角主值的區別與聯系。(6)某些復數表達式的幾何意義與解析幾何的相互關系。(7)直線與圓錐曲線的關系,基本解題方法是利用判別式、韋達定理等來解決的,特殊地又可利用軌跡法、參數法等。
總之,每章節復習時要側重于基本知識、基本方法的訓練與講解,適當地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例題與習題。
另外,我在復習完每章節后,均要求所有學生把該章節的基本知識、方法及相應的基本題型總結羅列出來,并進行面批,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二、努力提高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
運算能力差是文科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學生連初中的基本方程,不等式的解法,分式的化簡、根式的化簡運算等都未過關,平時計算錯誤時,總認為是粗心大意,考試時注意就行了。其實,粗心大意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算路不清(計算的方向不清),有些明明是較簡捷的問題,越算越繁,導致失去耐心。因此,課堂上講評基本練習時,要求學生當堂完成,比速度、比正確率,作業中對一些可簡捷運算完成的問題,做到面批,共同分析找出簡便方法,分析每題出錯的原因,對全班作業的講評,做到不厭其煩,分析每題的解題過程、計算步驟,對易錯的問題,適當增加作業量,逐步讓學生養成:“要么不做,要做即對”的良好習慣。
三、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文科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較弱,解題靈活性不夠,解題思路模糊不清。因此復習課上,在每道例題的思路分析上必須花大力氣,分析出每道題從已知—解決問題過程的必然性,及其從已知得出的結論與所解決問題的異同,解題思路中幾乎每題均有轉化思想的內容,因此這方面的訓練尤為重要,具體訓練如下。
1.已知a∈R,求函數f(x)=4x+4-x-2a(2x+2-x)的最小值。
分析:此題首先是觀察分析找出(4x+4-x)與(2x+2-x)的內在聯系即:4x+4-x=(2x+2-x)2-2,即可把f(x)轉化為類似于二次函數在某一區間上的最值問題:f(x)=t2-2at-2(t=2x+2-x≥2)=(t-a)2-a2-2,而解這一問的最值問題,又要考慮t=a是否成立?這又必須討論:(1)a≥2;(2)a<2兩種情況。
只要分析出上述思路,問題就不難解決了。
2.如下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1⊥AB1,BC1⊥A1C,
求證:△ABC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要證△ABC為等腰三角形,必得證兩邊相等,而從條件可看出,沒有給出線段相等的關系,這就要求我們把三角形問題轉化為四邊形問題,因此,必須把△ABC轉化為?荀ABCD,再證出它是菱形即可,故首先是把直三棱柱轉化成直平行六面體。
通過不斷努力,學生見到題目基本上做到先想清知識的來龍去脈,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等,收到較滿意的效果。
四、抓好提優、補差工作
提優工作是課堂教學的深化與拓展,與正常的課堂教學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對學有余力、基礎較好的部分學生,課后通過對某些問題的推廣、變型,一題多解,進一步鞏固了課堂所學內容。(每周均有一次提優課,25人左右),同時為使學習困難,某一部分知識有缺陷的學生跟上集體前進的步伐,必須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包括:講解所缺知識、作業面批、試卷面改。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每周均有不定期補差,15人左右)。
經過一年的努力工作,文科班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高漲,95屆高三文科班高考數學成績有了大面積提高,均分為104.2分,超過了江蘇省平均分,這是多年來沒有過的。考取本科、大專的學生數學成績均在120分左右,為國家輸送了一批人才。
(作者單位 江西省石城縣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