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上下工夫,積極創設一個活躍的課堂,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結構,科學地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學習,有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從教學實踐出發總結了幾種激活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實踐;學習評價;激活課堂
高中地理學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人類生存的環境和人地關系,該學科的特點是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不僅學科的實踐性強,和其他學科的聯系也很強。這些特點都決定了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實踐觀察、實際操作,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上下工夫,積極創設一個活躍的課堂,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和濃厚
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結構,科學地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學習,有效地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我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探索,總結了幾種激活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的方法,現歸納如下。
一、巧借地理故事激活課堂
地理學科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只是一味地傳授課堂知識,很容易讓人昏昏欲睡,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積累一些與地理知識有關的小故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地穿插講解一些與當堂知識相關的小故事,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解世界地理部分時,我首先向學生介紹了一九九七年三月世界各國的地理學家以及天文愛好者在我國黑龍江的漠河觀察千載難逢的“日全食與海爾彗星同現天宇奇觀”的趣事,學生的雙眼立刻明亮起來,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借此機會,我又給學生講述了宇宙飛船——“旅游者2號”探測太空的故事,并指出:至目前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通過這些故事的介紹,有效地激活了地理課堂,一方面增強了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另一方面也在潛移默化中加強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和探索。
二、活用幽默語言激活課堂
語言是一門通俗而實用的藝術,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詼諧、幽
默的語言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也是一門科學。地理教師覺不能忽視語言的力量,應根據高中生活潑好動、對于新事物十分感興趣的年齡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把一些地理知識利用幽默的方式表述出來,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也達到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的目的。幽默是一種粘合劑,也是一種潤滑劑,可以把師生間的距離變短,使學習氣氛更加民主和輕松。因此,教師應該具有幽默的特質,極具幽默的語言往往可以把課堂激活,把學生吸引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
三、取材身邊實物激活課堂
不僅在教學參考書或者網絡里面有教學實例,其實對于一個
有經驗的地理教師來說,在校園里、教室里、學生的身邊也有一些鮮活的教學用具,可以就地取材。教師還可以結合本地區的一些實際事例,聯系教學內容,信手拈來地應用在教學中,讓學生感覺地理學習原來是如此有趣,和自己的生活是如此貼近,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解“防災減災”時,我指著窗外校園里的美麗景色,講解我國的地大物博,講解各地區的氣候特點,闡述工業文明給自然和社會帶來的環境問題,如,臭氧層變薄、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溫室效應等等,以及它們帶給人類的自然災害。同時也講述了幾年前的冰凍災害給我省人民生產和生活帶來的損失。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回味著湖南遭受冰凍災害的情境,他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四、適當運用評價激活課堂
進行課堂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地理學習過程,激勵學生的地理學習,關注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的信心。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應用得當,不僅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同時也能激活課堂。所以說:“表揚是良藥,適度最重要。”
五、合理利用案例激活課堂
在高中地理課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利用案例,這也是激活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在地理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這樣的教學可以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單純說教,讓學生學得更有興趣和趣味。打破傳統課堂壓抑、沉悶的教學氛圍,活化知識傳授的形式,燃起學生求知的火花。
在對案例的教學中,激發學生探索的熱情,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使學生的地理學習更加主動和自覺,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在對案例的分析和探索中,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散,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加強,同時又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的能力,為日后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案例教學就是結合學生生活的實際,聯系地理教材的知識內容,設計一些具體的地理問題,讓學生自行探究和解決,特別是在一些難以理解的教學重難點教
學中,案例教學更加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設計合適的案例,輔助教材內容,實施有效教學,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結合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營造一種氛圍,創設一種問題情境,在一種探索和分析的氛圍中,激發學生思維。學生的自行探究過程以及獲得知識的過程,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強學習效果,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進行《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學時,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有一位血型極其特殊的病人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住院,需要輸血,然而長春的血庫中沒有這種特殊的血液儲存。吉林省交通廣播電臺發布了這條信息,于是很多哈爾濱的“的哥”知道后,從哈爾濱市的血站拿到血液后,出租車隊護送這珍貴的血液前往長春吉
大一院,場面非常感人。請你運用網絡電子地圖,為出租車隊尋找一條最近的路線。學生聽著令人感動的故事,尋找著路線,課堂中屏息靜氣,一片肅穆。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也深刻地進行了一次愛心奉獻的教育。
六、利用“活動課”教學激活課堂
新課改的主要理念是強調學生的探究性、研究性和創新性學
習,為了體現學生的探究性和實踐性,高中地理新教材在編排上增加了一定比例的活動課,安排的活動內容與課堂教學具有十分密
切的關系,緊跟教材內容,但是又不同于教材,單獨成為一個單元。活動課與以往的思考練習和課后復習不同,不是教材內容的鞏固提高,而是我們生活、生產和社會中的實際事例,是學生社會認知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檢驗。
活動內容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把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充分運用到解決實際
問題中來,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從而激活課堂。
以上幾點用于活躍地理課堂教學,旨在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
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目前,地理教學模式正在向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轉變,由知識教育向能力教育轉變,過去的再現型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地理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方法勢在必行,要想成為研究型、學習型的地理教師,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索教育方法的綜合化,不斷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改進方法,提高學生的智力,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在極富個性化的地理教學活動中形成各自的優勢與特長,實現教育與時代結合,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潭玉華.如何教好高中地理課[A].邁向新世紀,1999.
[2]趙愛華.研究性學習方式導入高中地理教學之淺探[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五:現代教育新論,2002.
[3]顧薇.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學[J].科教導刊,2010(06).
(作者單位 湖南省益陽市泥湖口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