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盧溝橋事變的史實,知道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了解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了解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擯棄前嫌,一致對外,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通過指導學生分析重大歷史事件的資料,鍛煉他們提取信息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歸納歷史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盧溝橋事變中愛國將領、軍民英勇抗戰的事跡和繁昌抗日的鄉土資料,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激
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南京大屠殺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野蠻侵略行徑,認識帝國主義的本質及危害,樹立反對戰爭、爭取和平的信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盧溝橋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難點:正確認識“南京大屠殺”及當今日本極力掩蓋南京大屠殺的事實。
三、教學方法
圖示法、問題探究法、討論法、講解法
四、教學過程
同學們一看就知道這是哪兒了,對,繁昌縣烈士陵園。據繁昌縣志記錄,我們縣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后犧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共627位,其中僅抗日戰爭中就犧牲了317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怒吼出一句誓言:“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15課,這句誓言還有哪些將士在高呼?
(駐守盧溝橋和宛平城的國民黨第29軍將士)
他們在怎樣的情況下發出這樣的怒吼?我們來看一副地圖。
活動:多媒體展示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占領我國的領土圖。
問題:表明了什么?
(九一八事變日軍侵占我國東北三省后,繼續向南進逼,企圖占領華北)
在民族危亡的情形下,國人誓死也要保衛自己的國土,駐守盧溝橋的將士更加明白自己的重擔。
問題:盧溝橋到底有什么重要性,讓將士要以命死守?
(日本要想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必須要掌控盧溝橋和宛平城。由此,引發了一場事變——盧溝橋事變)
活動: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內容,填寫表格。
(事變名稱、時間、地點、發動者、簡單經過、影響)
問題:你怎么理解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和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
日本全面侵華:展現日本侵華地點,由東北擴張到華北、華東以及中國大部分地區。
展現上海、南京的重要事件。
中國全民族抗戰:各個地點都在堅強的防守;國民黨和共產黨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全民族抗戰。
(點出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問題:本課都講了哪些典型防守的事例?
(駐守盧溝橋的二十九軍將士,平津戰斗犧牲的佟麟閣和趙登禹)
過渡:還有廣大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將士參加了戰斗,大家知道我們繁昌地區曾經駐扎過那支部隊嗎?
(多媒體展示新四軍駐繁舊址和峨山頭圖片,感悟繁昌人民的積極奮戰)
過渡: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戰爭居然激起日本的獸行,最具代表的就是南京大屠殺。
活動:請同學們帶著問題看視頻,結束后展示答案。
活動:展示日本地震圖片,發下調查表,結合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五、教學反思
1.本課運用了大量鄉土史,貼近學生的生活,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價值觀。
2.南京大屠殺與當今社會熱點相結合,培養學生運用歷史觀點,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
3.運用多媒體教學,適時播放視頻,還原了歷史原貌,有利于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
4.對于日本大地震的調查,將本課掀起又一個高潮。學生們的答案和網上的調查結果比較接近,教師適當地引入中日兩國目前現狀,以及歷史問題如何看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作者單位 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