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作為化學教師,要利用好化學實驗,上好實驗課,充分發揮實驗課的魅力,并且在教學中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巧設懸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化學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化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不懈努力。
關鍵詞:化學;教學;興趣;培養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是在大量實驗和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并且與現代科技和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
聯系。
傳統化學教學是教師教授理論,然后結合化學實驗,展示給學生,之后讓學生模仿實驗。這樣做,忽略了學生觀察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探究能力,以期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學習化學產生興趣,化學教學自然就成功了一半。”
一、在化學教學中,要提高觀察探究質量,激發學生觀察興趣
演示實驗是教師進行的實驗示范操作,并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的實驗。它能為學生提供感性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和綜合分析能力,從而提高探究能力。所以,教師在做演示實驗的時候,一定要對教材中每個演示實驗精心設計,做好準備工作,切忌搪塞了事。同時,要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為了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教師可適當增加一些趣味實驗,或者在實驗之前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把相關實驗放到問題情境下去操作,讓學生帶著問題觀察實驗,這樣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觀察效果比較好。
二、加強學生實驗,讓學生融入實驗中來,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魅力
學生實驗是培養學生獨立能力,周密進行觀察探究的實驗。化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實驗的重要性,力求上好實驗課,讓學生做好實驗。不能為了省事或者偷懶,而將必做的實驗改成講實驗。
在引導學生做實驗前,教師要先做好儀器準備等實驗前的準備工作,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人人都能動手做實驗,享受親自動手做實驗的樂趣。并且,化學教師在實驗前,要和學生分析實驗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障礙,避免學生產生畏懼心理。
三、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
聯系日常生活實際學化學,學生接觸到生活實踐中很多不能解釋的現象,往往都可以在化學中找到答案。教師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化學現象的介紹和解釋來豐富學生的化學知識。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從生活實際中尋找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和共鳴的實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家用消毒器的原理,干電池原理,或者“瘦肉精”“吊白塊”“甲醛”“亞硝酸鈉”等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同時,每節新授課前的導入也要特別重視,教師要多與學生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化學現象聯系起來,也可以利用新聞中的事件作為引入。例如煤礦瓦斯爆炸,通過事故分析如何避免事故的發生,讓學生去思考,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尋找答案,這樣學生很容易走進化學,并且認識到化學的重要性,對學習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巧設懸疑,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懸念是對一個問題未知答案的焦慮心理,是求知欲的興趣來源。高中生對外界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他們對新知識和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在化學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并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巧設懸疑,吸引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懸念是化學教學的重要技巧,化學教師要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巧設懸念。比如在教授“分子”一節的內容時,首先提出幾個問題:為什么農民伯伯在地里施肥的時候老遠就能聞到刺鼻的氣味?為什么衣服曬一段時間就干了?為什么蔗糖放到水里一會兒就不見了,但是水卻變甜了?簡單的幾個問題,讓學生腦海里產生多個疑問,激起學生對答案的好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五、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心理學調查研究表明,積極的師生關系對教學活動的展開能起到重要作用。古語云:“親其師而信其道。”所以,作為化學教師要處理好師生關系,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為學生排憂解難;良好的師生關系,往往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教學中,適當的感情投資還是很必要的。
并且,教師要在平時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比如在語言組織,實驗規范操作等方面要特別注意,同時,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總之,興趣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化學的源泉,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是化學教師肩負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學學習效果和質量的關鍵和前提。在化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理念,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化學教師要在化學教學路上不斷摸索總結。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