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明確說明文學習是職業(yè)學校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論述如何有效地進行說明文教學。
關鍵詞:高職;說明文;教學
《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yè)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五年
制高職語文教學應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職教理念,注重基礎,強化能力,加強素質教育。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實踐為主線’的教學原則。”課程標準進一步強化了語文課的基礎性和實用性。說明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體的實用性非常明顯。
說明文是介紹實物,解釋事理的一種文體。所謂“實物”,就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包括人、事、物等。所謂“事理”,就是與事物有關的某種道理。在不少情況下,為了使文章更具科學性和知識性,說明事物和說明事理總是緊密相連的。只是每篇文章的內容在總體上有所側重。
作為語文教師,成功地進行說明文教學應注重自身理論提高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進。
一、掌握說明文要素及其關系
說明文的要素包括說明對象及其特征(或特點、特性),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結構和語體。我們知道,任何一篇說明文,重在“說”事物或事理,且要求說得“明白”,其依托無疑就是說明對象及其特征。為了有條不紊地把事物說清楚,自然離不開最佳說明順序。還要根據說明對象及其特征,選用不同的說明方法,才能最終達到目的。此三者構成說明文不可分割的要素,其中說明對象及其特征起指導制約作用。如:動態(tài)事物(過程)常用時間順序,說明方法常用數字說明、描述說明、舉例說明等,結構為縱式結構;靜態(tài)事物(方位)用空間順序,說明方法常用描述說明、圖表說明、引用說明、數字說明、舉例說明等,多為橫式結構;抽象事理用邏輯順序,說明方法常用定義說明、詮釋說明等,文章結構多為縱式結構;群體事物(分類并列)抽象事物(分項并列)用并列順序,說明方法常用分類說明、比較說明、圖表說明等,多為橫式結構。
此外,說明文語體也不可忽視,高職學生學習的說明文大多是科普說明文,要遵循說明文的說明性、知識性、科學性要求,語言力求準確、簡明、通俗、生動。
二、緊扣教學要求,認真?zhèn)湔n
每單元有其學習目標,每篇范文有其教學要求,備課時要緊扣目標要求,認真鉆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根據教學要求,主要學習作者如何抓住荔枝的特征,綜合運用引用、插圖、數字等說明方法;學習該文按照荔枝組成部分和有關問題,先主后次,由表及里,從實到虛的說明順序;以及理解文藝性說明文語言特點等等。當然,絕大多數范文,我們要教授的是其突出之處。如《景泰藍的制作》,主要學習其按照產品制作過程確定說明順序的方法;《語言的演變》主要學習其以舉例說明為主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的寫法;《遙感》除學習多種說明方法外,還重點體會其語言的準確、周密、平實、簡潔。總之,備課是上課的前奏,只有熟諳說明文理論,吃透教學要求,才能為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運用靈活的教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說明文教學,大多數教師有這樣的感覺,認為枯燥乏味,遠沒有記敘文那樣可講出點情味來。要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在授課方法和課型設計上作較大改革,方能有效果。
(一)運用多種講授方法,激發(fā)學生情趣
《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yè)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有效地運用現代教育設備和技術,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直觀可感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要充分挖掘學生在接觸影視、廣播、網絡等方面所產生的巨大教育潛力,加以積極引導,為語文教學服務。”說明文以其特有的知識性,體現出知識的價值性,同時散發(fā)出體現人類智慧的美感。高職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他們好奇,有好勝心,有強烈的愛國情感。據此,可以從新奇感、價值觀、審美感等方面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英——塔》的教學,我在課前設計了一個問題:什么是塔?課上學生眾說紛紜。我還讓部分學生在黑板上畫塔。這一切就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好勝心理。在教學中我運用課件,展示了我收集的一些圖片。通過教學,學生了解了塔是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了解了古塔的形狀和古塔建筑藝術的成就,對祖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二)充分運用多種課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除講授課外,教師還應設計安排好自學課、討論課、寫作課、實踐課等課型。
1.自學課。即將學習和質疑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要“設疑”“引趣”,為學生指點學習方法。
2.理論課。即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信息交流。教師要確定議題,議題要新奇,有一定難度。也可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設計為競賽課。討論中,教師要注意控制方向,適時小結。
3.寫作課。通過訓練,可以將抽象知識具體化。教師要設計寫作要求。時間允許,可以選幾篇講評,以鞏固作文要求。
4.實踐課。即結合課文學習開展實踐活動。如講到《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書目》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圖書館,或請圖書館的教師講解相關知識,然后讓學生制作一些卡片等等。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說明文的學習以及寫作對高職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已為大家所接受。說明文教學目前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相信通過同行的共同探索,教學效果會有大的改觀。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陰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