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踐就是有意識地活動。就教師來說,就是要有意識、有目的地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并且在活動中,倡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逐步讓學生感知教師的訓練意圖,逐步向積極自主的活動發展,提高語文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學會
學習。
關鍵詞:學習能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興趣;游戲
當今社會已進入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許多意想不到的新情況、新事物、新問題沖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只有全面地從社會的各個領域去獲取信息,盡快獲得正確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應付來自時代的挑戰。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僅僅依賴學校里教師傳授的知識,單靠書本上的一些現成的結論,顯然是不夠的。未來的文盲將不是那些不會閱讀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如何學習的人。所以,教育的真正意義不在于讓學生獲取知識,而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要素:(1)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2)處理信息的能力;(3)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4)科學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那么,我們如何培養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能力呢?
我覺得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教學應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創造性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們可以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看成是創造的過程。讓學生學會自主創造,使其能發現身邊事物的問題,把問題提出來,并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努力開發學生的自主創造潛能,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斷培養他們自主創造的能力。如學生發現了問題,并提了出來。此時,教師就不能對這些問題做平鋪直敘的回答,而應啟發學生展開創造性思維,自主探究解決這些問題。如提供給學生相關資料,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創造性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得到充分的鍛煉。
二、游戲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手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具有促進學習的作
用,而且還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愉悅的情緒,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游戲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學中的游戲,富有啟發性、創造性,靈活多樣,又能使學生產生成功的愉快情緒體驗,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試想,若在《編、演情景劇》這節課直接給學生講戲曲理論,學生的興趣會被大段的戲曲知識嚇得煙消云散,所以這節課我先選取同學們都很熟悉的課文《鴻門宴》做腳本,讓同學們圍繞本篇課文中激烈的矛盾沖突和鮮明的人物語言改編成劇本,再表演出來。我從旁協助,學生遇到問題向我請教時,我再結合戲曲知識做解答。這樣,學生們在游戲中發現問題主動提問,并把知識運用于實踐。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學生很快把握住戲劇沖突、人物語言、舞臺設計這些知識要點,我相信再高明、再生動的講授也遠不及這種直接體驗來得深。
三、巧設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能解決問題是有能力的體現,
能發現問題同樣也是有能力的體現。經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邏輯過程的多次反復練習,學生會大大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中設計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從問題切入,以問題為“導火線”,自主進行探究學習。經過這樣的反復練習,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必然會得到提高。
四、總結實踐經驗,鼓勵自主評價
我們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之后及時總結活動中的得與失,進行綜合實踐素質自主評價。評價具體分三步進行:首先是學生自評,根據自己對實踐活動中的滿意程度,進行“自我等級評定”(優、良、及格);其次是小組互評,由小組長組織成員,參照“自我評定等級”給予“等級互評”;最后,指導學生對自己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事實、數據、情感體驗,進行“自我定性描述”,這是對上述“自評”“互評”的細化和深化。
如果學校是一池清水,那么生活就是汪洋大海。讓教學活動面向生活,就能使活動如生活般充滿情趣。絢爛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聲、有色,是學校教學的不竭之源,也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延伸與發展。讓綜合實踐活動面向生活,回歸生活,從而使學生學會生活,這樣才能使活動成為一池活水,水清魚躍。
參考文獻:
[1]秦建榮,丁建強.走進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2]劉道溶.綜合實踐新課程教學案例.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張菊榮.課堂觀察:基于實踐改進的研究“命”.江蘇教育研究,2007.
(作者單位 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