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學生的頭等大事,在許多老師及家長眼里,只要學生學習好,一切都好。其實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觀念。作為一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接觸到許多考試分數掩蓋下的心理問題。一些學生心理狀態很不好,自我意識、人際關系、情緒等方面出現了問題,但是只要他還能夠學習,考試分數沒有變化,這些問題就會被忽視,或者視而不見。要知道,這時很可能已經錯過了心理干預的最好時機。
小鵬(化名)第一次來到心理咨詢室,是班主任被連哄帶騙來的。據其班主任反映,該生在期中考試中成績一塌糊涂,大部分科目都沒有及格,其中數學、英語幾個科目只有十幾分。他自己也覺得比不上其他同學,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費,干脆不上學,曠課在家一個星期,在家長的強烈要求下才回到學校。
學生考試成績十分糟糕,甚至放棄了學習,能想象出老師、家長有多著急。但是導致學生不學習的原因是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與這個學生進行了第一次咨詢。
第一次咨詢中,小鵬表現得很緊張,自己也承認沒有學習動力,不愿吃苦,不想學習。我偶然發現,小鵬從進入咨詢室起,在整個咨詢過程中都不敢正視咨詢師。當我把這個發現跟他說起時,他的回答讓我有些吃驚。他說,一直以來,他都不敢看除了他的媽媽以外的任何女性,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甚至是跟自己很親密的
表姐。
一個十六歲的男學生,不敢看除了自己媽媽以外的所有女性,在我看來,這是比他不學習更嚴重、更深層、更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我把咨詢目標調整為讓他能夠消除這種異性交往障礙,與異性正常交往。于是我向小鵬解釋青春期以后,跟異性接觸、甚至對異性產生好感都是十分正常的,并鼓勵其與班上異性同學正常接觸、交往。
考慮到小鵬已經是青春后期,不敢看異性很可能與其和母親的互動模式有關,于是,約來了小鵬的母親進行咨詢。據其母親介紹,小鵬性格內向,十分乖巧聽話,很少主動與他人接觸,但與其母親關系卻十分親密,有親密的身體接觸,甚至換衣服時也不回避。但是他與父親的關系很生疏,基本不說話,小鵬的事情都是由其母親一手管理。當與其母親談起小鵬不敢看其他任何女性時,其母親非常驚訝,表示從來沒有注意過。
從其母親的敘述中可以看出,小鵬與其母親的關系十分親密,對母親十分依賴,戀母情結十分嚴重,造成心理不成熟。由于小鵬與其父親的關系十分生疏,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以后,缺乏成熟男性——父親的指導,不能正確形成性別角色,以及與異性正常交往。另外,小鵬的父親性格內向懦弱,而其母親相對強勢,家庭父尊的缺乏,進一步弱化了小鵬的男性角色,也是導致其自卑的重要原因。
第三次咨詢是兩周后與小鵬單獨進行的。這次咨詢過程中,小鵬表現很放松,但仍然不敢正視咨詢師。交談中發現,小鵬對學習更加熱心,對前面落下的課程也開始有些著急。從兩次的咨詢效果來看,進一步驗證了第一次咨詢中所確定的咨詢目標。小鵬及其家長都開始重視其異性交往問題,而不單獨看小鵬的學習成績。小鵬經過疏導,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變化。
我將這次的咨詢目標定為幫助小鵬樹立學習信心,掌握一定學習方法。于是我開始幫助小鵬設定短期和長期學習目標,鼓勵小鵬自己提出相應的學習策略,并予以肯定,鼓勵其堅持自己的學習策略,幫助其樹立學習的信心。
后來,據小鵬班主任反映,小鵬表現良好,沒有遲到、曠課等違反校規的情況。學習上表現得更積極主動,表示想提高學習成績,并有具體的學習目標和計劃。開始與同桌的異性同學接觸、說話。
班主任還讓小鵬擔任班級心理委員,在每周的班級心理情況匯報中,小鵬顯得更加活潑、開朗,對心理委員的工作越來越有熱情和責任心。小鵬在校園里見到咨詢師,能主動熱情地打招呼,并能與咨詢師自由交流和對視。
小鵬被帶入心理咨詢室是由于學習原因,但是深入交談之后
發現,他還存在著更深層次的心理原因。在現實生活中,學生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等問題往往被老師和家長所忽視,只有當學習出現問題,考試分數變化了,老師和家長才意識到學生問題的存在。
小鵬的例子說明,深層次的心理問題可以導致學習問題,要想解決學習問題就必須先解決內在心理問題。如果老師和家長一味盯著學習成績,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指標,只有成績下降
了,才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會延誤學生解決問題的時間,造成更大的影響。因此,老師和家長需要一雙慧眼,看到學生的心理需求,正視學生心理發展,全面地看待他們的成長。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學)